如果纸质出版行业真的如前些年某些无厘头媒体说的是朝阳行业的话,那么现在它就是未老先衰,早早地进入了老年期。由于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网络的冲击以及其他精神消费产品的竞争,纸质图书的销售进入滞胀阶段,甚至有些类别已经进入衰退期。
对于图书分销商来说,固守传统的分销模式,显然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环境,多数批发商处于销售下滑、成本提升、利润微薄的状态成为了行业常态。而有些有战略高度的经销商,则在数年前已经开始了经营模式的调整和管理的提升,在逐步严峻的市场环境中,他们依然取得了较高的增长率。如何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得以生存?如何实现可预期的增长?如何跟随市场的变化实现企业的灵活对应?笔者将从战略、策略、战术三个层面给予分析和建议。
一、 战略上:提前布局是走向领先的捷径
当当、卓越等网络书店对图书零售业的冲击有目共睹。2008年,全球知名零售书商纷纷开展网络或者电子书业务,国内的大型书城也在网络销售上开始发力,而且,网络、手机阅读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与此对应的是,日本的几个期刊大社宣布关门大吉,台湾的图书销售的负增长……纸质出版的萎缩趋势是全球性的不争的事实。
有远见的图书分销商,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重新定位自身在图书分销环节中的作用和未来的角色。他们不仅优化自身的管理体系,还配置了高效的物流体系,甚至考虑构建基于企业未来的ERP系统和面对整个供应链的商务平台。图书分销,不再是简单的买进卖出,而是在图书流通环节的价值再造。面对上游,详细、专业的销售数据将帮助他们开发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产品的销售率;对下游,专业的物流、运营服务将帮助他们提高商品的动销率,降低成本,提高经营能力。
战略上对未来的预见性,将让图书分销商考虑未来的业务模式。IT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阅读和做生意的方式,相应的,图书分销商也要提供适应其需求的价值流通模式。当然,这并不是说,做一个图书零售网站,就实现了所谓的业务模式的转变。业务模式的转变,需要图书分销商对自身的重新定义。需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经营能力、人员配置、资源状况,进行业务体系的重构,并找到相对应的赢利模式。以下几种业务模式可以供读者参考:
1. 物流服务商
2. 图书销售顾问(对下游)
3. 数字产品分销商
4. 专业网络书店
5. 专业出版物代理商(对上游)
……
各种业务模式需要构建不同的业务体系,设计不同的赢利模式。举些例子,做图书馆装备的可以考虑物流服务的模式;有连锁店运作优势的,可以考虑图书销售咨询;做学术书、文史书的,可以根据自己对该领域的专业理解,选择专业网络书店模式……
以上这些模式,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必须抛弃现有的经营模式,而是根据自身的状况,有针对性地规划将来的运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