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管理哲学却有强烈的地域差别。
管理科学是通用的。不管在哪里做营销,首要考虑的是产品定位和4P原则;不管在哪里做管理,不外乎要进行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的管理循环。但建立什么样的领导风格,如何与员工有效沟通,这些管理哲学却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当企业发展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求助于管理咨询公司,管理咨询公司对企业进行细致的诊断后,往往会从组织重建、流程优化、战略定位甚至人力资源等方面为企业提出解决方案,但建议提交后往往企业的问题依然如故,咨询公司却落得一个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罪名。
中国的企业,固然在管理基础上还很薄弱,但真正让企业出问题的往往不是管理系统本身,而是团队的问题、企业文化的问题甚至是老板个人的问题。换句话说,不是管理科学的问题,而是管理哲学的问题。但要洞悉管理哲学的病根,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老到的人情世故,这也许是阅历丰厚的曾仕强大受企业管理者欢迎的缘故吧。
30年来,中国的企业发展有目共睹: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海尔洽购GE家电业务、中兴通讯在印度和俄罗斯建立研发中心,这一切都表明中国企业已开始走向世界竞争舞台。
3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先在营销上学习菲力普·科特勒,后在管理学上学习彼得·德鲁克、战略上学习迈克·波特,近十年来MBA教育更是在国内大行其道。对这些管理科学的学习,能帮助我们的企业家少走弯路,更快地跟上世界的步伐,所以在管理科学上言必谈西方,其实无可厚非。
我们的管理哲学却没有可供拿来的良方。我们的企业家们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不少先行的创业者们被河水冲走,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曾仕强先生的《中国式管理》试图探索在中国特有的文化环境下,应该适用什么样的管理哲学。该书反复谈到,站在管理科学(或管理硬件)的角度来讲,管理便是管理,不分地域国界,以实现组织目标、追求管理效率为核心,而站在管理哲学(或管理软件)的角度上看,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否则稍有怠忽,就管理失效。
中国的管理哲学是什么?君子之道、中庸、无为、面子、人治,这些关键词不断在《中国式管理》中出现。其实一个地域的管理哲学是其人文哲学的衍生品,中国的哲学思想,在经历了千年的沧桑巨变后,虽然保留了先秦的儒、道思想的光芒,同时也具备了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世故。
在这种人文哲学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的管理哲学如何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去伪存真,从而使中国式管理拥有世界级的竞争力?这是曾先生一直想回答的问题。
(责任编辑:Alice QQ:540617218 Tel:0756-339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