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企业文化 >> 正文

找准切入点使企业文化有效落地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东方烟草报 梁俐君 参加讨论86

  企业文化落地强调文化的影响力,强调把贴在墙上、挂在嘴边的标语、口号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进而增强企业生命力,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要实现企业文化的真正落地,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通过各方面的有效运作,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并协调员工的思维方式,达到知行合一。

  第一,企业文化内容的相对稳定是促使企业文化落地的基本条件。

  企业文化及其建设过程都有其动态性,这是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但是,要促使企业文化落地,在一定时期内保持文化的相对稳定是必要的。稳定的对象既包括文化理念,也包括相关的宣传,还包括一些重要的管理制度。这是企业具有良好适应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表现。

  在这方面,企业文化与法律相似。法律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确定性的行为规范,其自身要保持相对的模式化、固定性,不然就容易造成威信的丧失。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文化及相关的管理制度也同样如此。稳定性较高的企业文化理念和规章制度,较易为员工所熟知,易增强员工对它们的亲切感和信任感,提高执行力。反之,如果它们频繁变动,员工就很难把握其内容,进而会引发对它们的信任危机。一方面员工容易出现等待观望的心态,另一方面也会降低他们对企业的信任度。这样,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执行力以及行动上的自觉性也就降低了。

  第二,摆脱教条主义倾向是促使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因素。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企业往往容易产生教条主义倾向,甚至掉入教条主义的窠臼不能自拔。这种情况下,企业文化理念就会成为一堆枯燥的概念。

  企业文化在许多方面有其外化的表现形式,诸如标语、口号、手册、员工行为规范、制度等等。但这些终究是“他律”,是对表层行为的一种制约。过分注重这些表面上的东西,就容易流入教条主义的误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在文化宣贯的过程中,企业要采取员工感兴趣的方式,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典型人物或典范事件来引导、激励员工,将正确的企业文化价值理念植入员工心中。

  当前,许多企业都借助“外脑”搞企业文化建设。在这方面,企业首先应该让“外脑”更多地了解企业的详细发展情况。否则,他们很可能会用自己所掌握的、普遍化的方式来协助企业开展文化建设,而不深入考虑企业实际。这种“隔山打牛”的方式很容易产生教条主义的倾向。

  第三,制度激励的落实到位是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实践企业文化的有效手段。

  当通过自身行为可以合法增加利益所得时,员工行动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从被动转变到主动践行企业文化的可能性就随之增大。这就是制度激励的重要作用。

  实施制度激励离不开制度本身的公正、合理,也离不开制度的执行落实有公正、公平的保障。建立企业内部的信任,既是企业文化本身所提倡的一种导向,也是保障制度激励公正、公平的关键所在。如果企业内部的利益分配机制不透明或不公平、公正,或者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往往容易造成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互相猜忌或不信任,让员工的团队意识涣散,使员工消极颓废,没有上进心,企业也就因此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如此,企业文化的落地也就无从谈起了。

  第四,领导干部身体力行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有力保障。

  作为企业“领航员”的领导干部,其是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能否积极投入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有力保障。

  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与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者的思想文化素质密切相关。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站在关系企业兴衰成败的高度去认识和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增强企业文化意识,识别出哪些企业文化因子是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利的,将其升华转化为集体意志和组织群体行为,并以身作则,带头落实企业文化要求,践行企业文化理念,为各级管理者和广大员工做表率,成为员工集体效仿的对象。

Tags:切入点企业文化有效落地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