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公司治理 >> 正文

公司治理:捍卫市场主体的根基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国际金融报 宋璇 参加讨论

  一个指头大小的蚁穴,能导致千里长堤顷刻崩溃;一枚小螺丝钉的松动,足以造成百吨客机在运行中瞬间解题……这些充分证明财富与风险共存的金融世界里,一个小小的疏忽随时都有可能引发全球性的灾难。

  有专家指出,金融危机说到底,就是各方对于风险识别和风险管理的层次上出现了问题。风险管理涉及到不仅一个经济体的金融制度,同时也涉及金融机构的管理风险的技术和规则。

  重建治理结构

  “这次金融危机最根本的原因是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激励机制出了问题。”世界银行中国项目负责人兼高级金融专家王君在11月1日举办的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上,就公司治理层面指出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

  “如果说这些失败的金融机构,它们都有很好的公司治理,董事会都在发挥作用,有全局的风险控制体系,很大程度上现在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如果要追究公司失败的原因,十有八九可以追究到这些公司的董事会。”

  而对于中国的公司、商业银行治理,王君颇有微词。他指出,中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强势的董事长、弱势的董事会。有很多理由都能使中国的商业银行董事长处于独一无二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核心和主导者,因为他是党委书记兼董事长。而在决策过程中,党委会往往充当董事会在公司中决策者的角色。“从效率角度看,这肯定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决策方式。但从公司治理的基本含义来考察,这显然没有实现公司治理的最根本需要制约与平衡。因此,出现重大的决策失误,包括重大的投资失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控制企业成本

  王君谈到了公司决策和监督机制方面的问题,这些都是治理结构层面迫切需要改进的。而中国民生银行行长王浵世则用其30多年穿梭在中外资银行的丰富经验,总结了中资银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控制好成本,这是致胜之道。”

  王浵世提出了中国银行业一直忽视的问题。在中国银行里,2007年比2006年的利润增长,每个老外都说恭喜恭喜。但仔细分析会发现,国内的利差比香港利差高两到三倍,成本国内比香港低,但成本跟收入比却是国内比香港要高。这就是国内银行存在的问题。

  王浵世指出,存在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银行、客户、员工三者之间的“三角关系”没有处理好。

  客户与员工之间营业费用过高,这是忽视品牌建设的结果。员工与银行之间的关系只建立在奖金之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只有企业文化,才能把人绑住。”

Tags:公司治理市场主体根基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