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只是对绩效管理的前期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远非绩效管理的全部,如果只把目光盯在绩效考核上面,必然要偏离实施绩效管理的初衷,导致绩效管理的目的迷失,起不到改善员工的绩效的作用,这样的操作依然解决不了职责不清,绩效低下,管理混乱的局面,甚至有越做越糟的可能。
通常,只注重绩效考核的管理者认为绩效考核的形式特别重要,总想设计出即省力又有效的绩效考核表格,希望能够找到万能的考核表,以实现他们所谓的绩效管理(一般是解决工资分配、人员解雇这样的人事决策)。
所以,他们在寻找绩效考核的方式和方法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始终不得其法,始终找不到能够解决一切问题,适合所有员工的评价形式。
非常遗憾的是,他们始终抱着这种目的去操作绩效管理,却根本不愿意做出任何改变。严重点说他们是有点钻了牛角尖了。所以绩效管理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实际上从源头上就产生了解错误的认识。
我想这与我们有些管理者的观念有很大的关系,他们在绩效管理的观念上始终转变不过来,或者说始终没有真正地花时间去研究绩效管理的原理,而想当然地认为绩效管理就是我们以前的“德勤能绩”考核评价,认为只要方法改进就好了。
这种观念不转变,企业实施绩效管理只能停留在书面和口头,不可能有任何的改变。
二、角色分配上的错误
企业普遍的一个认识是人力资源管理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认为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当然由人力资源部来做。总经理往往只是做一些关于实施绩效管理的指示,剩下的工作全部交给人力资源部,做的不好只知责怪人力资源部,这也是绩效管理得不到有效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没错,人力资源部对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负有责任,但绝不是完全责任,人力资源部在绩效管理实施中主要扮演流程/程序的制定者、工作表格的提供者和咨询顾问的角色,至于拍板推行则与人力资源部无关,人力资源部也做不了这样的工作,根本推行不下去。
推行的责任在企业的高层,尤其要取得最高层的支持和鼓励,离开了高层的努力,人力资源部的一切工作都是白费。高层的努力不是开始的动员那么简单,而是要贯穿整个过程的始终,直到绩效管理的完全实施最高管理层都不能撒手,因为还有绩效管理系统的完善更新进步,这里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最高管理者的关心支持。
所以那些认为绩效管理就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的高层管理者们应该马上转变观念,亲力亲为,积极当好人力资源部的啦啦队长、鼓舞者、支持者,帮助人力资源部将这项重要的工作推行下去。
三、过于追求完美
追求完美是许多管理的一个共同特点,凡事总是想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希望它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所以管理者在绩效管理的形式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绩效管理方案改了又改,绩效表格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却总是找不着感觉,总是没有满意的,使得人力资源部疲于应付,费力费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