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结果管理 >> 正文

“秋后算账”到“跟踪盯梢”的审计之变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人民网 刘以宾 参加讨论

  《人民日报》报道:国家审计署日前发布《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其最大的亮点是转换审计思路,变“秋后算账”为跟踪审计。规划提出,对关系国计民生的特大型投资项目、重大突发性公共事项等项目要试行全过程跟踪审计。

  以往,审计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事后”,虽然也能发挥监督作用,但由于其滞后性和间接性,使其威慑力打了折扣。即便查出了问题、惩办了有关责任人,但损失业已造成,再想追回或弥补都相当困难。正所谓木已成舟,“生米已做成熟饭”,事后对有关责任人处理得再重,公共财政的巨大浪费和政府形象的损毁均已无法挽回。而跟踪审计则不同,它要求审计人员从一开始就介入到相关工作中去,全过程参与、全过程跟踪,能够更好地增强审计的时效性,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其实,这种“跟踪审计”的做法,已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灾款物审计中初露锋芒,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由跟踪审计想到了“过程管理”。过程管理相对于“结果管理”,后者往往比较“粗放”,对管理者的素质以及管理效率的要求不高,例如销售行业,对“结果”的奖罚很简单,甚至简单到仅仅拿钱说事。过程管理往往“精细”,例如领导对下属、主管对员工,“沟通”是主要的管理方式,甚至每月、每周都要沟通,既是跟踪监督的过程,更是帮下属、员工总结经验、制定改进措施的悉心“辅导”过程。由此见,两种管理方式的价值取向是有区别的:在结果管理中,很可能见物不见人,只要业务指标上去了,便可一俊遮百丑;而作为过程管理者,则已有意或无意地肩负起了培养下属或员工的责任,也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是“绩效”。审计工作虽然与企业管理不同,但在注重“结果”还是注重“过程”的问题上,道理还是相近甚至相通的。假如某种违规行为乃至经济犯罪在初现苗头时即被与过程相随的审计工作所发现、所纠正,或者由于严密的过程审计让某些人根本就无法产生违规乃至犯罪的念头,避免国家财产损失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当事人最大的爱护和保护。这样的爱护和保护多了,违规犯罪的人自然就少了,假如说审计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是减少浪费,那么减少了违规、犯罪案件等于减少人才浪费,其意义比物质上减少浪费大得多。

  去年有一则新闻:审计署2号公告显示,34个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有20个执行招投标制度不严格,比率高达近60%;因违规招投标等行为涉及的资金超过160亿元,已有81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或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法律专家认为,其根源之一在于现行的《招标投标法》存在缺陷,典型表现是采购人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对于结果审计而言,160亿元是重点,而作为过程审计,更关注的则是《招标投标法》存在缺陷这样的体制性问题。可以推想:随着过程审计的实行以及审计部门权威性的增强,审计对于我国法治建设、行业以及企业内部的制度完善,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样正是《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的目标之一: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宏观管理中的作用,注重从政策措施以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发现问题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如此,离审计成为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的目标将越来越近。

  由“结果审计”转变为“过程审计”,不仅意味着审计力量的投入将会更大,而且意味着对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审计人员的素质以及审计运行的科学性等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式能形成习惯,习惯也会巩固模式,模式的转变往往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而非一蹴而就。由此想到,在审计模式转变的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将会很多,例如,由于接触面、接触时间的增加,遇到的干扰、阻力会更多;以往的一大难题是审计报告既出,但处理、整改迟迟无下文,精细化的过程审计势必形成更多更具体的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以及法律部门、政府部门将如何积极应对?借用一句老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随着审计模式的转变和审计工作的加强,我国将逐步迎来一个更为阳光、更为清净的建设环境和运行环境。

Tags:结果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