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人力资源管理 >> 招聘选拔 >> 正文

华尔街应聘程序揭秘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由于金融危机,华尔街处在解雇潮。据有关部门统计,华尔街被解雇的总人数恐怕已有二十几万人。如果加上与华尔街公司相关的失业人员,总数可能更多。失业当然就面临找工作和再就业的问题。所以,如何应聘是个永恒的话题。然而,华尔街的公司在招聘过程中,也有很多让人好奇的程序,这些程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的。

  华尔街的公司各有自己的文化,招聘过程也千差万别。即使是同一个公司,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部门的招聘程序和方法也有很大不同。除了那些猎头公司以外,人事部门负责人的更替也会使招聘程序发生一定的变化。更主要的,美国的这些公司不象中国的公司那样一窝蜂地相互模仿一些时髦的做法。相反,美国的公司常常以自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而引以为荣。这样的结果,就造就了华尔街公司的多元文化。所以,读者要是询问10个曾经在华尔街供过职的人,对招聘程序来讲肯定是众说纷纭。在这篇短文里,根据很久以前的经历,谈谈在招聘过程中我所经历的一些程序。

  媒体流传最多的是那些技术公司,为了寻找与众不同的潜在高手,而创造了一些特殊的测验。这些测验既有笔试也有口试,还有的是具体让你来干一件事,等等。有些事情甚至是大家几乎不可能想到的。例如,大家知道的,可能安排应聘者去刷厕所,观察其行为和效率。还有的更绝,据说过为了检验应聘者对下属的态度,居然CEO假扮成清洁工,而故意制造各种情况来检验应聘者的处理能力。当然,这些可能有一定文学渲染的成份,实际情况到底如何也的确无从查证。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应聘者肯定要经过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各种测验,这是毫无疑问的。

  华尔街的公司也不例外。寻找一流人才是那些顶尖公司的头等要务。一流企业的基础必然依赖一流的人才。为了达到延揽人才的目的,企业的代价常常是巨大的。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地方,私人企业没有任何义务进行交流和信息共享,反而相互保密。因为,大家是竞争对手,人才的竞争是不言而喻的。美国也没有个人档案,主要文字记录就是简历。此外,还有商业化了的猎头公司的人事档案。聘请这些公司的成本当然很高。即便是有这样的猎头公司帮忙,用人公司也必须有自己的严格的审查程序。因为,猎头公司仅仅在乎自己的客户关系,这是他们的底线。除了这个底线,就完全是金钱关系了。

  对于应聘人来讲,除了简历和那些社会公认的专业考试、证书外,应聘者的研究成果也、对雇主考察雇员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构成了应试人取得面试机会的基础。尽管如此,应聘者可能还是不够幸运,例如,本来一个满腹经纶的绝佳应聘者,有可能被一个不懂专业、只求外表和注重口才的人事部门的某个傻瓜给否决了。这样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所以,很多公司的面试往往是多次的,而且是综合性的面试。那些可能的应试者,必然要经过人事部门、业务部门、管理部门等的分别面试。必须经过层层筛选才能进入最后的阶段。

  记得我受聘于布朗兄弟公司的时候,一共经历了4次面试。当然,布朗兄弟公司可能比较特殊一点。这是一家老牌、非常低调但很保守的华尔街公司。有人戏称这家公司是华尔街的老祖父。想想看1818年成立的公司,华尔街有几家?这种老公司当然就保守,很多保持了多年的东西,是不愿意轻易放弃的。在这四次面试当中,除了正常的会见人事和业务部门的各类人员以外,还包括了午饭考察,以及操守调查等等。

  其中最特殊的面试,就是我的第四次面试。这个面试不是公司内部的,而是布朗兄弟公司委托外面一家侦探公司来做的。记得在第三次面试后,人事部门让我签了个字,必须同意最后一道面试程序,否则公司有权中止聘任。了解美国法律的人都知道,签字是公司为了保护自己、避免法律诉讼,且坚持自己特点所必须的。当然,能达到这一步,意味着公司基本上已经中意聘任了,这不过是最后的程序。否则,公司不愿意花钱请第三家来进行这种面试的。我第一次知道就业还要经过这样的特殊面试。

Tags:招聘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