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人力资源管理 >> 招聘选拔 >> 正文

面试,该问些什么?

http://www.newdu.com 2009/10/5 互联网 沙舟 参加讨论
        面试是企业人才招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通过面试想要达到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招聘到适合本企业需要的人才。

        那么,面试应采取怎样科学有效的方式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最近,北京广州大厦人力资源总监田元、硅谷动力人力资源总监沙思文、壳牌勘探(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金志刚和北京新富投资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尹庆亮应邀来到本刊编辑部,与本刊记者共同围绕面试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外管理》:我们发现现在很多企业的面试其实就是走过场,或干脆凭感觉,换言之就是看你顺不顺眼,不知在座的各位对面试是怎样的理解?

金志刚:首先要解决面试者的心态问题。现在有些单位的人事干部往往喜欢居高临下,以为自己给了应聘者一个机会。其实面试是双向的,你给对方一个择业的机会,对方给你一个选择人才的机会,双方应该是平等的。

        其次,面试过程中要通过相互沟通了解,检测对方是否是适合你单位的人才,同时面试者还要将你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坦诚地告诉对方,让应聘者判断企业是否符合他发展的需求。

沙思文:有时很像一个习武之人在练功,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如果平时应付了事,战时很可能性命难保。如果一个企业在面试过程中长期应付差事走过场,企业就很难招到所需人才,而企业没有了人才,也就没有了发展后劲,这是很危险的。我想作为一个企业领导者,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中外管理》:面试时看应聘者的简历和与之交流应是什么关系?

金志刚:简历是基础,交流则可以验证简历的真伪。比如一个应聘者在简历中列举了他曾参与过某个项目的研发,通过交流我们就可以知道他在这个项目中担任了什么角色,是负责人,还是仅仅给项目采购了几个零件。

沙思文:抛开简历的水份不讲,单就简历,我们也能够从中看出一个人的写作水平,逻辑思维能力。

田元:有个问题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现在连刚走出高校大门的学生都知道怎么“做”简历而不是写简历,什么样的高科技手段都会用上,带画面的,图表的,彩色的等等,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真伪难辩,所以交流仍是最主要的。

尹庆亮:我个人认为,应当正确认识简历中的水份。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些人为了换个环境,为了找个好一点的工作,适当地在简历中加一些水份,这是善意的,只要不离谱就不必去苛求。在面试中,简历的审查和交流应该是各有侧重,不可偏废,因为有些人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而有些人则木讷,会干不会说。

《中外管理》:有些企业在面试过程中,喜欢用人才测评的方式来衡量人才,这种方法有效吗?

沙思文:人才测评技术在西方国家普遍采用,近几年才流传到我国,但经过实践它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对同样的问题,西方人会直观地按自己的理解去回答,而中国人则喜欢揣摩主考官的心思,按着主考官可能喜欢的答案回答,这样测试的结果怎么可能是真实的?

尹庆亮:测评技术中最常用的是性格测评,心理测评,应变测评等,但同样的问题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答案也是不同的。比如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钱,是买汽车还是买自行车?”文化背景、消费行为、消费心理都不同的人答案会相同吗?

田元:测评技术的另一个缺陷是,许多单位往往会使用同一个版本,这对于那些经常接触测评的人来说,答案是极其不真实的。

《中外管理》:我们经常接触一些国内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他们普遍感到困惑的是,不知道面试该问些什么?尤其面试那些专业技术人员,更是不知所措。

尹庆亮:首先是建题库,对本单位所有的岗位都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测试题;其次,作为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经理,他必须能够通过非专业的问题判断出应聘者的专业能力。我个人一般是采取请教的方式,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应聘者在10分钟内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明白,如果10分钟的时间他仍然说得我满脑袋“浆糊”,这人的专业水平肯定一般。

沙思文:不能把面试工作简单地认为就是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经理,应该通过与各部门交流、沟通来了解掌握本单位各个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各用人部门负责人也应参加面试。

我在面试时只负责测试应聘者的性格、工作风格、心理素质、应变能力等方面,专业问题由用人部门负责人测试。

《中外管理》:面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金志刚:首先是做好充分的面试准备工作,比如面试表格的设计,对应聘者的着装、言谈、举止、回答问题的方式、听讲话时的表情、语言表达、沟通技巧等,都应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当然还要有提问的问题,也可以在面试过程中随机提出问题。

        第二是注意营造一个良好、宽松、自由的氛围,不要让应聘者感到紧张、压抑,否则你就听不到真话了。

        第三是提问题尽量简明扼要,要尽量让应聘者说话。

田元:面试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忽略应聘者的一些细微的表现,以小见大的确有它的道理。我本人就有这样的体会:广州大厦开业时,有一个衣着得体、相貌英俊的“帅哥”来应聘营销经理,对这个人的第一印象我们是非常满意的,可面试时发现他说话时喜欢做小动作,还不时地脸红,给人的感觉是阴柔有余而阳刚不足。我们认为此人不适宜搞营销工作,后来的实践证明果然如此,因为这个人根本不善于与人沟通,而且做事理想主义色彩很浓,编制的计划非常细,但缺乏可操作性,最后只好请他走人。

沙思文:我同意田经理的看法,有时候窥一斑是能够见全豹的。

        我在摩托罗拉工作时也碰到过类似事情:有一次我面试一个前来应聘的女孩子,第一感觉是很不错,但面试中间我突然有事出去了一下,回来后发现那女孩正坐在我的办公桌上煲电话粥。我当时认定这女孩不行,但由于当时用人部门急需要人,所以让她试了三个月,结果不等试用期满就被辞掉了。

《中外管理》:以小见大的事例很多,我们曾看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家幼儿园招聘一名园长,前来应聘的人很多,但就在应聘的人群走向会议室的途中,一个孩子摔倒在地上大哭,可这群应聘者仿佛没有看见一样,只有一个女青年跑过去抱起了孩子,并为他擦干了眼泪。后来的结果是,这名女青年被录用,原因是她具有爱心,尽管她的学历在应聘者中最低。

田元:对于幼儿园来说,爱心是第一位的,但如果这名女青年其他条件都不理想,这样的选择我不敢苟同。

金志刚:爱心是一个先决条件,是一个人本质的具体体现,现在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也都非常注意测试应聘者的品德,但专业素质也不能忽视。比如你要招一名电脑工程师,来应聘的虽然是一名具有“雷锋”一样品德的人,但对专业技术一无所知,这样的人你会要吗?

《中外管理》:有一部电视剧描述了这样一段故事:一个外地青年到上海一家外企应聘,总经理问他:“应聘的目的是什么?”男青年回答:“为企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总经理说:“假话。你对本企业一无所知,毫无感情,何谈作贡献?”男青年又回答:“实现个人价值,干一番事业!”总经理说:“还是假话。干事业应该到你的家乡,上海人生地不熟,你干事业给谁看?”男青年只好垂头丧气地回答“是为了赚钱。”总经理于是点了点头;“这才是真话。”请问这样的面试方式对吗?

尹庆亮:可以肯定地说,这个总经理根本不懂面试的原则,面试一般是不会对应聘者的回答直接评价的,面试的结果也很少有当场宣布的。通常的面试都是在面试后由几名面试者共同对应聘者的面试评分表进行评估,然后再作出是否录用的决定。这位总经理的做法,太让应聘者难堪。

金志刚:如果是要刻意地测试应聘者的心理抗压能力,这种作法是可行的,否则真是太离谱了。面试在人才招聘中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如果不加重视,随意乱来,是不可能招到急需人才的。

沙思文:正如各位前面所谈的,面试一定要遵循它的原则,要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尊重每一个应聘者,通过平等交流、沟通的方式检测应聘者是否是你企业所需的人才;对那些不符合招聘要求的应聘者,也要给予同样的尊重。试想,一个不尊重人才的企业怎么可能招聘到人才,又怎么可能留住人才呢?

来源:中外管理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