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HR和部门主管把加薪作为一种激励手段,认为只要加薪就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就可以使员工获得物质和心理需求上的满足。然而,笔者从近几年担任薪酬经理审批过上千份加薪单中发现,加薪其实是一种尴尬,加薪的激励作用约占总加薪人数的30%、平衡作用约占60%、留人作用占10%左右。针对加薪的不同目的,如何对要求加薪的员工进行合理的使用、培训及职业规划是HR需要掌握的一门艺术。
三种情形下的加薪
加薪的目的是为了激励,HR主管是“心甘情愿”
从理论上讲,加薪的目的是为了对员工起到激励作用,这是管理者与员工皆大欢喜的事情,为此,这类加薪HR主管是心甘情愿的,调薪比例可能在20%-30% 左右,有时甚至高达50%左右,而且对于加薪的员工,公司一般会对他们的发展做出规划,甚至委以重任,以承担更大的责任。
笔者手下曾有一名培训专员,在进入公司半年多的时间进步很快,能够独当一面,我发现他很有发展潜力,于是主动提出为他晋升、加薪,通过人事考评委员会把他从培训专员晋升为高级专员。在晋升和加薪后,小伙子每天信心百倍,踌躇满志,后来在他的上司离开后,他仅以一个高级专员的身份就撑起了整个公司的培训任务,负责整个培训部门的规划管理。
加薪的目的是为了平衡,HR主管是“心不甘情愿”
薪酬的作用既要显示激励又要显示公平,但事实上这是很矛盾的,薪酬很难做到真正的100%公平。原因是:
1、平均主义心态。中国人的传统心态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平均主义就是“大锅饭”,所以不少主管认为同岗同酬才是合理。然而事实上同岗同酬适合于一岗一薪的岗位工资制,比如操作工、清洁工等,而对于知识型的员工就不适用了。如我就曾经历过一个这样的案例,工程部主管同时接到8位工程师的调薪单,为了平衡起见,主管按照同岗同酬的思路,8个人的薪资全部调为一个标准。好一个“同岗同酬”,难道他们的能力、学历、年资、业绩都相同吗?既然不相同,薪资怎么会相同呢?
2、薪资攀比。薪资保密一直是每个公司头痛的问题,由于很难做到,所以大家都会攀比,不比能力贡献而比薪资水平。特别是对不能定量考核的员工,在绩效考核不完善的状况下,无法对能力、绩效进行准确的界定,所以攀比的结果导致工资会节节攀升。
3、新人比老人工资高。通常状况,同等学历、年资、能力的人,外招新人往往比现有人员工资要偏高。即使现有人员与市场薪酬或内部工资相比是合理的,但也会使老人与新人攀比。
这类加薪约占总加薪人数的60%,而且多数是为了被动的平衡,所以,多数HR主管对此是“心不甘而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