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些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年收入多达数百万或数千万美元。一份最新调查显示,认为这些老总们薪水过高的除了普通工薪阶层,还有大部分本身就享受着这种高薪的高级管理人员。
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高,不但美国人如此认为,国内老百姓也感同身受。就在前一天的媒体上,国资委表示“适时公布”央企负责人的薪酬,并称有的央企负责人年薪达到百万之巨。这一言论之所以遭到舆论的炮轰,原因就在于民间认为这些负责人薪酬过高,主管部门却不认为。双方感知不一样,分歧自然难免。
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多,局外人感到不平是可以理解的:同样是美国人,高管年收入多达数百万或数千万美元,自己却只有区区几万美元;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接受调查的企业界高管,竟然大约有64%认为他们享受的薪酬过高,的确是“傻得可爱”。在捧腹之余,一个疑问也随之产生:美国大公司高管为何会如此“ 知足”?
我们知道,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收入的大幅增加,是以其所在公司的良好业绩支撑的。股票价格在上升,股东们也变得富有起来,公司高管薪酬多,自然是理所应当。但随后股市暴跌,虽然股票的价值缩水了,但这些公司往往会通过加薪或其他方式来弥补这种损失,从而留住人才。而大公司高管薪酬与贡献不成比例,拿高收入是“理不直气不状”。自己认为享受的薪酬过高,其实是他们有“自知之明”。
今年10月,美国企业董事联合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美国企业领导人认为,一些大公司高管的高薪酬,并未给公司带来相应的价值。包括美国总统布什在内,投资者和政治家们曾呼吁,在美国的收入不平衡状况日益恶化之时,高管的收入应有节制。面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民意”,这些大公司的高管当然不敢撒谎。主动认为自己的薪酬过高,并非他们很“知足”,只不过是“实话实说”而已。
不管是民意调查也好,自己主动承认也罢,美国大公司高管的薪酬高不高,最终还是由市场说了算,顶多会受到来自舆论和社会的压力,政府不会过多干涉。而我们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者,享受着数额惊人的职务消费、高薪,高收入却难以与高效率等同,甚至有的负责人,所在企业连年亏损,仍然拿着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年薪,怎能不令人忿忿不平?
美国大公司高管自认为薪酬过高,在我们看来的确是“傻得可爱”。但在他们“知足”的镜子面前,该不该有人为之脸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