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企业信息化 >> 信息化战略 >> 正文

推进中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发展战略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国脉电子政务网 安筱鹏 参加讨论

  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推进力,企业的信息化加快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及管理模式的创新,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宏观上促进了产业分工及企业规模结构的变化,而且在微观上加快了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新型管理模式,管理更趋扁平化,增强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可知性、可调性、有序性,提高了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我国企业管理在信息化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企业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从会计电算化(80年代中期~1995年)、财务业务一体化阶段(1995年~1997年)到从财务管理软件或制造资源计划转向企业资源计划阶段(1997年至今)。

  目前在我国300家国家重点企业中,80%以上已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70%以上接入互联网,50%以上建立了内部局域网。许多企业已开始从传统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逐步升级到MRPⅡ、ERP。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如联想、康佳等已全面实施ERP,把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企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进行重新整合。全国主要企业以财务软件的应用为突破口,企业管理信息化正在全国全面展开。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不仅使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大大地转变了企业的思想观念,转换了企业的运作机制,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新时期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是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企业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必须率先抢占的制高点,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企业信息化推进的主要制约因素

  随着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但是企业信息化作为整个国家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制约其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现代企业制度的不完善是影响我国企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企业信息化的成功推进是建立在企业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基础之上的,而创新本身就意味着一定的风险,当企业仍处于政企不分,权责不清,激励与约束难以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所必需的现代企业制度没有建立之前,企业的创新缺乏基本动力,企业的信息化就很难推进。据2000年对520家国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有26%的企业还没有自己的互联网主页,在74%开通主页的企业中多数对网络的维护不及时,有70%的企业反映对信息化的投入不足,而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对于信息化的需求并不是十分迫切。从另一方面来看,企业的信息化必然涉及到企业的业务重构,企业的信息化是建立在规范化、系统化的科学管理基础之上的,业务的重构与管理的规范必然要涉及到企业内部人员利益的重新调整,当现代企业制度未形成之前,企业的业务重构将比较困难。

  整个国民经济的信息化水平滞后影响到了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并不单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它仍依赖于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中国的企业信息化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整个国民经济的信息化。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整个社会的信息基础设施。中国已成为全球固定电话和移动用户最多的国家,但全国电话普及率仅为24.4%,互联网用户数达到2650万人,上网计算机1002万台,互联网主页达到50万页,开发数据库3000多个;从企业信息化的要求来看,这些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仍需加强。2. 银行的信息化建设远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及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落后的支付体系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3.目前中国现代化的综合物流体系仍没有形成,它影响了生产企业对市场的反映程度及电子商务的开展。4.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尚未形成。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太少,专业从事企业管理信息化工程实施或监理的机构太少,尚无专业从事企业信息化工程实施或监理的机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s:中国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