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营销管理 >> 市场分析 >> 正文

消费欠保障,中国奶业危机难除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管理人网 许孙鑫 参加讨论

  11月22日,三聚氰胺毒奶粉受害患儿张卓宇的律师陈北元《致牛根生及中国奶制品企业老总的一封信》在网上公开,也揭开了鲜为人知的受害者维权现状。从信中所述情况来看,“三鹿”大有“冷酷到底”之势,对消费者的冷漠是“三鹿”最初就选择的道路,我们已无法和这样的企业去谈论商业道德,但做为被“三鹿”所害的五万多名婴幼儿,法律总该可以治一治赖皮企业吧?而律师的信中说:“至今没有看到对此次事件最大的受害者—全国5万多名确诊的三聚氰胺奶粉受害患儿的赔偿有任何眉目,对这些无辜的受害者及其家庭来讲,尽快给与合理的赔偿至为重要。”法律的保护只停留在“有法可依”的口号上,“受害人焦急等待赔偿,法院暧昧不予立案”。不管什么原因和理由,说一句“中国奶业消费者利益没保障”还是不违背客观的吧?

  陈北元律师的《一封信》展示着“三鹿”消费者在承受的苦难和无助,市场上又同时存在另一番景象,国产牛奶企业大举进功市场,重整旗鼓后来势凶猛,广告铺天盖地,商场里打折让利促销,产品更换包装,极力宣传“牛奶质量安全可靠”。但由于“三聚氢胺”事件尚未了结,以及奶业行业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可信行为太少,许多企业并被对消费者的保障有过只言片语,加上事发后有关部门出台的“限量值标准销”启用,让消费者确信国产牛奶含“三聚氢胺”的事实,尽管限量合法,消费者还是持有警惕和自保心理,特别是事件发生前就长期饮用国产牛奶的消费者,他们更加关注国产牛奶的安全和消费的保障。因此,几个月来牛奶销售业绩平平,能被拉动的大多数消费者是冲着价格便宜而购买的,真正的主流消费群体很少。如果牛奶不是暴利产品,眼下的价格与销量对企业来说是没有意义的。

  牛奶企业面对危机实施公关是必要的,商人们很精明地做了不少危机处置,如宣传广告能影响一部分消费者,低价与让利能促成一些消费者购买,更换包装可使消费者没有“昔日刘郎今又来”的直观感觉。但是,在这场危机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奶业对消费者的认识还是显得很稚嫩的。不仅是“三鹿”的冷漠,其他涉及的企业也至今停留在口头上的自我吹嘘,谈不上对消费者的保障付诸实施。在其他行业甚至是一家中小企业都能对消费者做出“先行赔付”的承诺,有的则为消费者投保险,但奶业至今没有。面对消费者对“三鹿”的起诉,正常情况下法院是没理由不立案的,而“法院暧昧不予立案”的事实,又进一步说明了消费者要寻求法律的保障也无从谈起。喝“三鹿”奶粉的消费者决不是有钱人,甚至是堪称穷人的群体,这样的消费者为治病所花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辛苦苦得来的血汗钱,还有的是求东家告西家借来的人情债。消费者维权的艰难,还有消费的积极性吗?现在有人救奶业企业,有人救养奶牛的奶农,如果在产品终端失去了消费者,保生产有作用和意义吗?

  笔者认为,无论是政府要救奶业,还是奶业要自保,给消费者一个真实的保障,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则,企业的广告再如何加码投放,产品包装再如何更改,有关部门再怎么替奶业说话,有关领导再怎么当众喝牛奶,都是无济于事的。

  【作者简介】许孙鑫,福建知名策划人,广告实战专家,服务于《福州日报》和《福州晚报》及建材行业多个知名品牌,对品牌与营销推广有着独到的研究,对客户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利益把握精准,使企业的广告效果得以显著提升。欢迎您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作者电子邮件:12xusunxin@163.com。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