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营销管理 >> 品牌管理 >> 正文

不识品牌真面目,只缘身在品牌中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交广商学… 参加讨论

        大师南怀谨先生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有过这样一段笑谈:“人有两只眼睛,但都是长在前面的。如果把两只分开,前后各一只,人就能同时看到前后两面的东西……”我想如果眼睛换成这种长法,那将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因为人的视界,以及思维都将与现在不同,会更加丰富和立体。当然,这只是一项笑谈。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对自己、对周围事物产生“盲人摸象”的感慨,会为了看不清事物的全貌而懊恼,这正显示出了人类自身存在的认识和学习的障碍。

  这类现象在企业里已经司空见惯了——销售下滑找销售部的问题,票据管理混乱找财务部的问题,人员培训效果不彰找人力资源部的问题……可是往往当我们深入探究之后就会发现,几乎没有哪个问题是单独存在的,也很少有哪个问题是在一个部门的范围内就能得到妥善解决的。品牌也是如此。

  随着“品牌”一词热度的加深,品牌的价值评估也随之受到更多的重视。不过,对于品牌的评估,一些评估公司会员知名度、美誉度、联想度、忠诚度来评估品牌的价值,有的则借用财务指标来衡量品牌价值。这些评估方法正确但不系统。就像盲人摸象,不是吗?

  在这里,可以用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比如一辆汽车,它带给使用者的实际利益是让人能快速的从A点到达B点,任何汽车的功能都必须满足购车人这一基本需求,我们称之为利益关系。与此同时,对于同样一款车,不同人对款式和色彩又有不同的需求,这就是个性化需求。为此,许多厂家通过在设计上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以吸引消费者,而消费者也愿意为不同的款式支付更多的钱,这种关系就是情感关系。第三,汽车文化也在构建一种社会关系。

  当有人问凯迪拉克的老板,他们的竞争对手是大众还是福特,这位老板回答是:珠宝商和裘皮大衣制造商。这时候,汽车已经不是交通工具了,而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品牌成为了定义自我和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人们常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就是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跳出来看,品牌也是一样。在此提出“不识品牌真面目,只缘身在品牌中!”的观点,不可谓不发人深省。总之,当我们走出品牌的盲人摸象时代,企业的品牌战略规划才有章可循,企业的品牌行动才会有结果,企业的品牌投资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Tags:品牌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