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营销管理 >> 品牌管理 >> 正文

是谁敲响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丧钟?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昨天,拜读了博士博友贾可的一篇博文,文中直言道:“我们分明已经感受到此刻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呈现的残忍气息。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乘用车销量依然保持同比20.4%的旺盛增长,总量达到185.11万辆。但是与韩系、美系、欧系、日系保持增长相反,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三年来首次出现了负的增长率(-0.3%)。简单的数字映衬的是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生存窘境,而更多的瓶颈正在来临。为虎作伥、押宝重组、盲目出口、不思学习、虚假研发、战略短视和缺乏雄心,这中国本土汽车公司的七宗罪正在加重这种残忍。我们在期盼胜利的号角,但是分明也闻到了黑暗的丧钟。我们必须向自己发问:号角为谁吹响?丧钟又为谁而鸣?”

  身为一名汽车新闻从业者,深为这种直言的勇气所钦佩。就现状而言,这种担忧不无道理,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危机已经显现。

  一方面,中国车市不是一个政策市,还是引得合资车企争先扩军和外资车商竞相涌入的一片投资热土,而随着合资车企的产品价格带下移,自然会把自主品牌车企的生存空间挤压至最小最扁。另一方面,自主品牌中的有些企业还在沉迷于通过履约自主品牌宣言来实现政绩抱负,巨大的投入砸向了华而不实但毫无核心竞争力可言的酷炫级概念车。

  对自主品牌车企而言,七宗罪是有迹可循的,大警钟是值得敲响的,但丧钟一说未免有些过于悲观了。

  因为其一,在自主品牌车企中,也不乏不断找准自身定位、不断潜心投入研发、不断出击合资车企薄弱环节的理性实践者。中国巨大的市场存量空间,也会提供一种缓冲,给他们赢得足够的时间去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

  其二,中国车市未来也有可能演变成为一个政策市。马上理想到以下一则有关公务车的通知:2007年底,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切实做好公务用车节能减排工作,带头使用经济、节能、环保的自主品牌汽车,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严禁公车私用。此外,有关新增产能的审批、进口车的品牌管理办法以及新能源车的鼓励政策等等,中国车市的政策风向其实仍然令人难以捉摸。瓦格纳们勤快地来华政府公关,不就是害怕这方面的不确定性么?外资车企们除了中国市场外,还在积极开拓俄罗斯、印度、巴西等市场,不也是为了留一个可进可退的后手么?

  决策层其实很清楚,中国车市已是全球车市的一部分,中国车市的政策需要大智慧,绝非包庇谁排斥谁那么简单。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那些没有政策支持但还在妄自菲薄大喊口号、盲目拉长产品战线的自主品牌车企,赶快警醒吧,否则,其警钟声已经渐渐向丧钟声转变。

Tags:品牌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