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我以前工作过的杂志《IT经理世界》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互联网企业在哪儿》系列文章,其中有百度的例子,有点感触,于是随手拿起笔记本电脑,写下这篇文章。
从内容上看,该文章似乎比较超前地替中国众多互联网企业考虑,如何“未雨绸缪”下好互联网企业级市场这盘棋。当然,很不幸,百度成为一个反例。
在我看来,此文章对百度们来说更应该是一个善意的提醒。事实上,当人们众口一词地去倡导中国互联网是娱乐的市场、营销的市场时,我们却看到了国际互联网巨头更深远的布局。在google、微软等巨头在思考云计算等企业级话题时,我们的互联网企业,更多地是在考虑横向产品扩张:腾讯由IM扩展到搜索、门户、拍拍;搜狐要做门户矩阵等。企业战略非常雷同,然而,大家却忘记了,这都是消费级市场,其实,互联网还存在另外一个市场。即便现在不成熟,但将来是肯定要发展的。现在到了要布局的时候了!我们知道,百度在大约06年时在企业级搜索部门进行了裁员,现在看来是否要更好地反思?是否要重新把企业级的布局捡起来?我不了解百度内部的架构,但在这里只是做个善意的提醒。
当然,我们可以更多地想做品牌建设中去思考这个问题。我想拿联想做一个类比。
我记得在2000年前后,联想在品牌建设中提出了“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三大延伸战略,提出伊始,媒体记者普遍不太理解。现在回顾起来,正好说明联想当时对自身品牌建设的深谋远虑。彼时,联想在成功地将PC划分为消费PC和商务PC后,通过“细分市场”成功地扩大了自己的市场份额。这个时候,联想到品牌建设面临另外一个瓶颈:如何提升自己,成为一个高端的品牌。说实话,中国的IT企业普遍没有高端的技术,Wintel联盟实际上已经剥夺了众多PC企业的高额利润。联想的品牌PC要比很多品牌机贵很多,比兼容机更贵。于是,联想的品牌需要寻求支撑和落地。这一方面是为了扩大市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讨好政府“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所以,2001年年底联想硬是让蓝色光标辅助他们做了一年的“legend World”,以标榜自己的高科技形象,这是“技术的联想”品牌战略的坚决执行。(没有高端技术,也要让别人了解技术的联想。应用技术、设计技术等在当时的World中占了很大的宣传篇幅)。
另外,在当年联想的品牌三大战略中,是有一个递进关系的,高科技在首位,服务在紧接着第二波宣传中,以为联想IT服务业务做PR准备。这个由“高科技”到 “服务”的品牌过渡,联想的品推部坚持做了三年。(期间他们当然还要十分辛苦地做新品发布、奔四战略发布、寒暑促销等日常公关传播,我的老朋友张桂森,朱光的前任,一直在推进这个第二步走的品牌战略。)一直到2004年年底,当众多媒体质疑其“国际化的联想”品牌战略时,联想出人意料地将自己的英文名字改为了Lenovo,并随后收购了IBM PC,以此来真正布局国际市场,品牌也开始展示其国际化的一面。此时,联想品牌“三步走”划上一个完美的中止符,历时5年以上。
回到咱们百度自身。我记得百度的品牌SLOGEN曾有一句口号,“有问题百度一下”,后来发展成“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期间,“百度更懂中文”这样的宣传语也广为人知。这些都是百度以往品牌宣传中的案例。
但是,不知道百度内部有没有思考过,这些都是百度在营销和消费市场层面提出的品牌想法。在百度从一家小公司发展成一家大公司的时候,百度的品牌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挖掘和支撑。当然,我们从百度进军日本,也看到了百度国际化的一面。但是,百度公司高层对于百度的品牌是否有全面的梳理、是否打算制定类似联想品牌“三步走”这样更前瞻性的3——5年品牌战略规划?百度在完成华尔街投资人每个季度的盈利目标后,是否在思考品牌的更长远建设?百度在目前这个阶段,有没有必要引入国际国内一流的战略咨询公司,来解决上述问题。
另外,说一句题外话。我在6月份注册完成一家公司后,就陆续开始接到百度销售人员的电话营销攻势。平均每个工作日一个吧,前后大约有25个电话。对于关键词的销售策略,我本人没什么发言权。但是,对于品牌来说,我觉得这种相对低端的销售电话,有可能对百度的品牌是一种伤害。的确,百度的用户目前大部分都很年轻、百度的广告主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但是,百度的品牌应该是很全面的,从低端到高端人群都覆盖的。如何提升百度品牌的美誉度,让百度品牌在高端人群中拥有更高地忠诚度,如何让百度的品牌更加丰富,我建议百度的品牌推广部门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