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生产管理 >> 生产计划 >> 正文

管理者形象设计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管理人网 李兆琪 参加讨论

三是注意声音的流向,不可将声音只输送给某一部分听众,而忽略了另一部分听众。

  2.声音清亮圆润。发音正确清楚,是要求声音表达科学化:清亮圆润则是要求表达艺术化。如果演讲者的声音如“金石掷地”,清脆悦耳,就会具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力量,不但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且能使人愉悦。声音是否清亮圆润,不仅受制于发音器官的先天条件,而且取决于训练有素的后天条件。

  3.声音富于变化。演讲者的声音要富于变化,如果演讲的声音平淡而没有变化,就会使听众昏昏欲睡,甚至令人烦燥不安。声音的变化,不仅是听众的要求,也是演讲时表达情感的要求。内容庄重的演讲,就应用严肃的声音;内容平和的演讲,就应用舒缓的声音。这些,演讲者在演讲时都要注意加以运用。

  4.声音有力、耐久。演讲的声音除了要符合上述要求外,还需要有力、耐久。为此,演讲者一定需要克服喃喃自语的演讲习惯,在演讲的时候,要有力度,让人受到鼓舞和振奋。声音如果没有力度,就无法起到感染听众的作用。此外,演讲时,声音还需要持久,有的演讲者开始演讲的声音还可以,比较有力量,慢慢地,越讲越没劲了,这种有始无终的声音,必将大大削弱

  整个演讲的效果,听众会对管理者的自信心表示怀疑,进而怀疑演讲的内容。

  演讲的嗓音是否优美,直接影响演讲的效果;演讲的嗓音运用有其内在的规律,经过训练是可以提高的。

  (二)郑重严肃的形象

  管理者的社会角色及其演讲的内容、目的、形式、场合,决定了演讲一般都具有郑重性。具体表现在口语表达方面,则是选词用语规范、恰切,重音、停顿、节奏使用适当,语言中肯有力,语调和谐自然。选词用语规范、恰切,主要是指用词准确、恰当,用语合乎语法,遵守

  逻辑,演讲选词用语不仅要从词语的意义、感情色彩和语法特点等语言因素上斟酌推敲,而且要从国家政策、领导身份、讲话场合等因素上考虑、选择,使演讲的语言规范、严密。反之,乱用或生造语词,信口开河地乱讲一通,就会失去口语表达的郑重性,甚至失去自己演讲的威力。

  重音、节奏、语调等方面,也是体现演讲口语表达郑重性的重要因素。在演讲中,常常出现以下一些有失郑重性的口语表达现象:一种是演讲的口语表达没有重音,任意停顿,讲话的速度很快,像“连珠炮”似的。节奏过于紧促、整个演讲显得慌张。这种现象大多出自才走上领导岗位的管理者,其主要原因就是不能恰当地控制口语表达的重音、停顿、语速和节奏。第二种是口语表达的语言轻浮,乱用语气词,口头语过多,不是“哼、哈”,就是“嘛、啊”。第三

  种是不能正确运用语调,语调没有起伏变化,平淡而无声色,甚至故作姿态,耍花腔,怪声怪调。这三种不良现象,势必都影响管理者演讲的郑重性。那么在确立郑重严肃形象时怎样才能做到重音突出、停顿适当、速度快慢有致、节奏分明、语气中肯有力以及语调和谐自然呢?

  1.重音。重音就是利用声音的强弱对比,把表现重点内容的词语重读或者轻读,从而起到突出强调作用的口语表达技巧。可分为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感情重音。演讲不管采用什么方法,使用重音都必须做到:要从演讲的内容、感情、环境和对象出发;要读音轻重有层次,有主次,能互相映衬,显出波澜;要注意协调,做到重音不是喊叫,轻音悦耳动听,高低起伏,自然和谐。

  2.停顿。停顿就是在语词之间、句子之间、段落层次之间的顿歇。演讲表情达意离不开停顿,通过停,可以使听众听清、理解演讲内容,可以便演讲者获得换气润嗓、调控演讲气氛的时机。“停顿不是突然把语音切断,一般是延长字的读音,是声音短暂的休止,而不是思维和表情神态的停顿。”停顿不要“一刀两断”,而应“藕断丝连”。何处停顿,停顿的时间长短,

  主要取决于语句结构、段落层次、意义情感和某种特殊需要。

  3.节奏。演讲的节奏就是根据思想感情的起伏激缓,结构的松散疏密,语音的轻重顿连,语速的快慢徐疾,语调的抑扬顿挫,表演的动静行止等,有节拍、有规律表现的综合技巧。语速是演讲节奏的主要因素,是表现内容的重要手法。一般地说,内容重要之处,中心句、段,语速要慢,而非重要的内容部分,则语速较快。表现急速行动、强烈鼓励、热烈争辩、紧急命令等情境,或欢乐、兴奋、惊惧、急切、激昂的感情,语速较快,而表现忧郁、沮丧、悲痛、失望、犹豫、沉静、闲适的心情,语速较缓。

  语速与演讲的基调和环境气氛也相联系。明朗、欢快的基调,紧张、热烈的气氛,语速稍快;沉痛、抑郁的基调,幽静、庄重的环境语速平稳。演讲运用语速要疾缓有致,一张一弛参差错落,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拖”,以声传情。反对那种活像“抽风病”似的“连珠炮”演讲语速,也反对那种“懒汉呻吟”式的“马拉松”演讲语速。

  节奏和语速紧密相关。语速急快,呈现快节奏,语速徐缓,呈现平缓型节奏。此外,节奏还和其它多种因素有关,要把握好节奏,需综合的调控。作为演讲,要注意不同场合、不同演讲内容,采用不同的节奏。

  □幽默、口语化及简洁

  (一)幽默形象

  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增强管理者演讲的表现力,既能深化主题,又能使演讲的气氛轻松和谐,既可调整演讲的节奏,又可使听众消除疲劳。

  2.用漫画式的描写。这种方法就是管理者用语言画漫画。

  第二种,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主观片面,粗枝大叶;不抓业务,空谈政治;不听人言,蛮横专断;不顾实际,胡乱指挥。这是强迫命令式的官僚主义。

  第三种,从早到晚,忙忙碌碌,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对事情没有调查,对人员没有考察;发言无准备,工作无计划;既不研究政策,又不依靠群众,盲目单干,不辨方向。这是无头脑的、迷失方向的、事务主义的官僚主义。3,用借代造成幽默感。借代是不出现本体而出现借体的一种修辞方法。

  (二)口语化形象

  所谓口语化,就是要求管理者的讲演,语言要“上口”、“入耳”。“上口”、“入耳”,这是对演讲语言的基本要求。“上口”是对说的方面的要求,就是讲起话来与平常说话没有什么差别;“入耳”是听的方面的效果,叫人听起来没有什么语言障碍,如同平时说话一样顺当。所以管理者的演讲要经得起说与听的考验。

  所说的口语化,并不是日常口头语的复制,而是经过加工提炼了的具有规范化、逻辑性的口头语言。比如有些管理者的即兴讲话,常常出现重复、啰嗦、零乱、模糊和用词不当,辞不达意、词语搭配不当以及音节重沓、脱落、停顿、习惯上的口头语等问题,是不符合口语化规则的。怎样确立口语化形象呢?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1.尽可能地使用短句。句子过长,讲起来费劲,意思不好把握,听起来也感到紧迫,令人费解。

  2.改倒装句为正装句。倒装句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方法,具有强调某种成

  分的作用。但有的倒装句在演讲中显得很别扭,不够“入耳”,改成正装句

  后,就容易为听众所把握。

  3.改换或删去听不明白的文言词语或成语。演讲用声音来交流感情,文字的字形不起媒介作用。如果在演讲中掺杂一些不便于听的或为听众所不熟悉的文言词或成语,听众听起来吃力,就影响效果。

  4.改单音词为双音词。因为单音词声音短促,不容易听清楚;双音词声音存在的时间长,留给听众的印象深。因此,讲演中的单词要尽可能地改用双音词。

  5.改生僻的词为常用的词。所谓生僻的词,主要指不常用的、意思晦涩的词。演讲中要注意把它们改成常用的、现成的词。

  6.不用生造的怪模怪样的词。生造的词是指个人生编硬造的、不合实际不合汉语规律的词。

  7.用明白的语言解释难理解的术语。管理者在演讲时,常常运用一些专业术语和比较抽象的科学概念。怎样把它们解释明白,这就是语言的通俗化问题。一是要注意用浅显易懂的形象事物解释抽象的概念:二是用举例来说明听众陌生的事物;三是用对比的手法解释某种现象。

  (三)简洁明快的形象

  古语云:“言不在多,达意则灵”。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演讲者的技巧和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大大加快,人们更需要简洁、准确、明晰的言谈,而管理者或企业家对时间更是珍惜如金。简洁、明快地运用语言,对管理者来说,尤为重要。

  二是要熟练地运用演讲这门艺术的逻辑力量。演讲不是表演,演讲的逻辑力量远远超过表演式演讲的艺术效果。在林肯的演讲辞中,演讲的中心思想贯串于始终,具有强有力的逻辑力量。

  三是内容要集中,文辞朴实精辟,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成分。语言的简洁,具有无限的魅力。管理者在演讲时,要把追求语言的简洁、明快、中肯、准确,作为有效演讲的重要手段之一。

  □真挚的感情

  管理者在演讲时,不仅要考虑到演讲的形式、内容以及内在的哲理对演讲效果的作用,还要考虑到演讲的对象是人,演讲要以情动人。听众最忌讳演讲者在演讲中盛气凌人,动辄训人,也不喜欢听空洞、干巴的大道理。听众喜欢的是演讲者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么,演讲者的真情实感从何而来呢?它不是凭空而来的,也不是故作姿态、逢场作戏,它只能来自实际生活,来

  自切身的感受。作为演讲者,要想打动听众,他首先要能打动自己。只有通过感情才能具体发现对方、发现自己,从中找到共同的东西,产生心理的“共振效应”。

  一个演讲家如果讲话华而不实,只追求外表漂亮,是难以使听众信服的;如果感情不真切,也难以便听众倾心,与之共鸣。

  百变不惊——管理者权变形象设计

  在我国,权变管理思想早在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孙子和吴子等人的学说中就已经提出来了,特别是孔子、孙子的权变管理思想,在国外已经产生并正在产生重大影响。孔子首次对通权达变进行了高度的评价,把它放在共学、同道、守道之上,作为这四个层次中的最高层次。他指出:“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可以同他一道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体而行;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体而行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通权达变。孔子这里的“权”,就是指权衡轻重,随机应变。他在《论语·里仁》里具体解释了权变理论的内涵:“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管理者对于天下的事情,没有规定要怎样干,也没有规定不要怎样于,只要怎样干合理恰当,便怎样干。

  一、中国权变理论概述

  (一)权变。就是管理者应该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灵活而不是固守的,多变的而不是单一的,既能权衡轻重,又能随机应变地运用管理方法。也就是说,管理者应依据环境的自变数与管理方法的因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一种最有效的管理方式。权变理论的涵义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1.审时度势。即审察时机,忖度形势。因为事有常变,理有穷通,人各有志,“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善于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了解市场规律,职工价值趋向和消费者的需求趋向,内部与外部的条件,权衡其利弊得失,确定其最佳管理方式。

  2。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不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则是我们常说的“一刀切”,“一刀切”是抽象化的思维方式,它跟权变理论是格格不入的。“一刀切”的思维方式不能也不愿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满足于规定的粗糙的程式和标签,至于体察民情、理解民意、上情下达或下情上达、需要的异同等对管理者都是一个未知数,从而导致管理者成为教条主义者或官僚主义者。作为高明的管理者,应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地进行权变管理。

  3.合理化。权变管理的目的决不是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而是通过对不同的管理对象的了解、理解而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日本学者竹内启认为国家现代化就意味着国家权力机构达到合理化,经济现代化就意味着工农业发展的合理化,社会现代化就意味着承认人的基本的平等性,人的现代化就意味着确立人的主体性。竹内启把合理化提得这么高是否恰当另当别论,但合

  理化作为权变理论的内涵则是不能动摇的。

  (二)权变理论的态势。充分调动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在企业发展上造成一种积极态势是十分重要的。企业发展上的积极态势的决定因素可表述为态势=f(人、环境、灵活度、质量、新奇)。可见,态势是人、环境、灵活度、质量、新奇这五种因素的函数。也就是说,一个企业要处于积极的态势,就应是人的素质的提高、必备的良好环境、因时因地的灵活度、信得

  过的质量以及新颖独特的产品的综合结果。具体如下:

  1.人的因素。我国古代兵法家孙膑提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的论断,其着眼点就在于训练精兵强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作为一个企业,职工以及指挥员的素质的强弱往往是十分重要的。孙膑对将帅的要求是“得主专制”(有统一指挥作战的全权)、“知道”(懂得作战规律)、“得众”(取得士兵的信赖),“左右和 ”(将帅团结)、“量敌计险”(善于因敌

  致胜),这样才能统兵打胜仗,而对士兵的要求则是“篡贤取良”(精选士兵,确保兵精卒锐)、严格法制、严格训练和耐心管理,使之勇于战、巧于势、美于德、善于调养。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何尝不需要这样的精兵强将!

  2.环境因素。就社会环境的总体而言,必须形成一个竞争态势。过去那种自然经济是永远也形不成这种态势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决了社会主义企业的竞争态势问题。具体来讲,还得有这样的环境:第一,企业环境变化节奏加快,同时,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节奏加快;第二,处于激变之日,单凭直线趋势而作出判断、制订方针是冒险的。企业在新形势下必须进行纵横交叉趋势分析;第三,消费者基本需要满足之后,更多的是从个性角度购买消费品;第四,社会从以群体性商品生产为基础的性质转向以先进技术和极端复杂、密集的信息交流为基础的性质。这些环境因素把企业推向权变的顶端,企业不审时应变就难以生存。

  3.灵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Tags:管理者形象设计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