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生产管理 >> 安全管理 >> 正文

安全管理应该怎么管——从“和谐”的角度谈安全管理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文件的学习与执行

  各类文件,是管我们的思想、提高认识、给大家提醒的,现场许多的管理内容,需要靠思想来掌控。但是,如果满足于用文件传达文件的表达方式,能算是执行了文件精神?各类文件的内容都不难理解,否则就不算好文件,精髓就在那么一点两点,目的是落实;可是一个文件说的事,非要再搞个文件意思一下,方方面面都涉及到,追求“大而全”,还要全体人员认真学习,领悟精神,并留下学习记录,到底我们是学习初次的那份文件还是各次转发时的要求?时间都用来写记录了,文件执行效果就会弱化,渐渐地,学习文件精神和执行文件要求的工作就停留在形式上。上个文件说“严格检查,确保不留死角”,下份又来上这么一句,一个文件执行到位了,哪里还存在死角,是否是执行的指导意义差了些?同时给出执行的标准和级别如何?个人感觉到,这里的“形式主义”严重,有点“大跃进”的味道。

  二、检查的程度与方式

  检查工作是必须的,可以了解情况、督促作风;但是,检查过于频繁,对正常的施工生产也有不利影响。一个千把万预算、十来个管理人员的项目,每月接检好几次,车来车往,牵涉了现场太多精力,还不计算来回的花销和施工时间的耽误。检查时,也只是查查资料,听听汇报,看看布置好的现场吧。

  可否根据管理职能的不同,统筹规定一下各级人员去检查的次数?现在通讯如此便利,后方可以很真切地了解到实际生产情况,不一定非要到现场去看“黄沙白土”。

  同时,我们要认识到,现场的人最了解情况,在保有制约机制的前提下,充分相信现场的管理人员,依靠他们开展工作,这是一个大的方向;放权,也能发挥能动性。

  三、考核指标的设置

  一直说的都是“精细化管理”,现在是细了,但看不到精,考核的问题就在于指标太细了。对现场项目部(还是一千万的工程)考核一次,要十几张纸,几十个大项,大项里还有众多的检查子目;真的要如此考核,必须在本部和现场来回跑个两、三天。安全不是这么管的,现场事故的发生,不在于纸面上的东西,不在于定式化的东西,就在于那一点点管理和操作上的疏失,考核对于控制事故,并不是直接起效果。

  当然,考核作为辅助工具,可以体现出管理水平,促进能力提升,对保障施工安全是个帮助,那可否将考核的指标设置清爽些?十项也许就够了,也都只是大项,由检查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对现场做评判;再细也要由人操作,为什么不给人发挥能动性的机会,这样的评判,对安全“系统性”的把握或者更加清晰。

[1] [2] 下一页

Tags:安全管理和谐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