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质量定义的认识将决定管理质量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一些企业内部对质量解不正确、不全面或者不统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质量工作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对质量的定义进行剖析。
对于质量,很多专家学者有过论述,从对质量管理学科产生重大影响的质量界巨匠对质量的论断中,可以将质量的定义分为两类:
—产品和服务的特性符合给定的规格要求,通常是定量化要求;
―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期望。
第一类定义的代表人物有克劳斯比田口玄一,克劳斯比认为质量就是符合规定要求,田口玄一则认为质量就是产品上市后给社会带来的损失。
第二类定义的代表人物有休哈特、朱兰、戴明、费根堡姆和石川馨,其中被广为传播的定义是朱兰博士的适用性质量,朱兰博士认为产品质量就是指产品的适用性即适合使用的特性。其实休哈特博士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质量有过精辟的表述,他认为:质量兼有主观性的一面(顾客所期望的)和客观性的一面(独立于顾客期望的产品属性);质量的一个重要度量指标是一定售价下的价值;质量必须由可测量的量化特性来反映,必须把潜在顾客的需求转化为特定产品和服务的可度量的特性,以满足市场需要。正是由于质量的主观性一面,质量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而且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同样正是由于质量的客观性一面,使得对质量进行科学的管理成为可能。
随着iso9000标准在企业的广泛应用,iso9000关于质量的定义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iso9000:2000中质量的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在这个定义中,产品质量指产品满足要求的程度、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程度。因此,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可以从满足顾客要求,满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角度来加以理解。其中顾客要求是产品存在的前提。
在这个定义中,所指的“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特性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包括产品的适用性、可信性、经济性、美观性和安全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