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产管理公司现状及面临的风险
上世纪末,金融风险及不良资产问题引起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认真分析国内金融问题和汲取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国有4大商业银行成立了4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AMC),集中管理和处置从商业银行收购的不良资产。资产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风险的管理,资产管理公司的重要任务就是根据金融资产的风险特性和风险程度,贯彻“合规为先,风险为本”的经营理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或化解风险,同时防范与经营风险相伴的道德风险。
(一)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经营性风险。不良资产从剥离、收购、管理到处置各个环节都面临着信用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业务衍生风险等。资产管理公司接收的不良资产本身就隐含着各类体制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化解既有风险与潜在风险,控制继发性风险是资产管理公司防范经营风险的难点所在。
2、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内部人员经营道德风险。由于资产处置真实价格难以准确衡量,少数AMC员工可能会低价处置手中的不良资产以换取个人利益,使得决策层建立的控制机制流于形式。(2)拖延处置道德风险。由于AMC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制约,导致最终不能实现最大限度地回收资产的目标,不得不增加国家损失和负担的一种潜在风险。
(二)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所有者与经营者利益不一致。国家作为所有者希望AMC将不良资产变现价值最大化或资产损失最小化,而AMC经理层则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产生了所有者与经营者激励不相容的问题。
2、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由于不良资产真实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差较大,难以根据报表进行监控,如果国家以不良资产回收率和回收速度来考核,就容易使AMC片面追求回收率和回收速度,廉价出售资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3、所有者与经营者对经营结果所负责任不对等。 AMC经理人员对于公司经营不善的后果承担极其有限的责任,甚至因此可能诱使经营者冒风险与外界的不法人员合谋,牺牲国家利益谋取私利。
4、由于剥离的金融资产本身的特殊性和不良资产市场的不成熟性等多方面原因,使不良金融资产的剥离处置过程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风险性。[next]
二、内部审计监督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伴随AMC向商业化推进,提升资本效率,完善经营管理,防范道德风险和经营性风险将成为审计关注的焦点。因此,原有的以不良资产处置为中心,以制度合规性为主要内容的审计将势必向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审计推进。内部审计领域将更多地涉及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经营效益审计等,内部审计的地位也将随之更加突出。将通过预测、决策、控制、模拟、分析、评估等手段,从事前和事中的角度来测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找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弱点,提出加强资产管理公司经营管理的建设性建议,供管理层决策参考。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月,个方面。(1)识别和防范风险,从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人手,在接收,管理和处置的各个环节查找漏洞,测定风险点和风险度,进而帮助公司及时查错纠弊,并对既成损失提出应对策略等。(2)通过咨询服务的方式,积极协助公司风险管理过程的建立和健全。(3)在部门风险管理中发挥协调作用,协调各部门共同管理公司,以防范宏观决策带来的风险。
三、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设想
(一)树立全新的审计监督理念
树立全新的审计监督理念,就是要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第一,要实现合规性审计监督向风险性审计监督的转变。目前,审计监督主要还是合规性审计,即对不良资产接收、管理、处置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计。这种监督模式不利于有效地揭示风险,目标不够明确。第二,要实现事后监督向事中、事前监督的转变。目前AMC的内部审计更多地停留在对已经发生和完成事项的事后监督、检查,侧重于对已经形成的漏洞和突出的问题进行审查,并提出处理意见。这种监督方式明显滞后、被动,不符合风险控制与管理的要求。因此,内部审计应积极探索变被动为主动,进行事中和事前的监督,防患于未然,提高监督效能。
(二)引进管理审计理念
管理审计代表着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商业化转型后,AMC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激励和约束管理层积极有效地完成经营管理责任,以确保收益最大化。 显然仅仅通过原来的以资产处置为中心的审计,难以全面了解管理层是否有效履行职责;而管理审计以 AMC的管理活动为审计检查的内容,对组织机构、计朗、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效益性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完整性、合理性、协调性、有效性、经济性等进行审核检查,较为全面地提供所需要的有关经营管理活动方面的信息,大大遏制了“道德风险”的发生,增强了经营管理的透明度,从而达到监督和控制的目的。同时,通过管理审计可以有效地判断管理层的业绩和能力,评价其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促使管理层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三)理顺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AMC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应坚持两条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这是设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最重要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独立行使审计职权,不受任何人员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干预,以体现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有效性。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一开始就强调:内部审计师“必须独立于他们所审核的活动”,“独立性可使内部审计师提出公正的不偏不倚的鉴证和评价,这对于正确的审计工作实施是必不可少的”。二是权威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地位和设置层次上。实践表明,内部审计的组织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作用的扩大为内部审计赢得较高的组织地位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组织地位的提高,独立性的增强,又为内部审计人员卓有成效地履行职责,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条件。另外,内部审计机构要有一定的处罚权,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四)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随着AMC向商业化转型,业务领域不断拓展,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对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努力改进审计手段,内部审计才能具备揭示风险的能力,才能在促进防范风险方面有所作为。所以,首先,必须改变目前的用人机制,选派那些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内部审计队伍;其次,培养内部审计人员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再次,要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