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财富时代-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公共关系 >> 公关管理案例 >> 正文

娃哈哈及可口可乐危机案例点评 (1)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8

  可口可乐支持“藏独”广告事件

  事件评分(总分10分):

  爆炸力:8分

  传播力:7分

  持续力:7分

  破坏力:6分

  总分:7分

  事件回顾:

  在西藏“打、砸、抢”事件后不久。有网民在互联网上贴出图片表明:可口可乐公司新的广告海报在德国一个火车站上出现。其中显示一群僧侣乘坐一辆过山车,配以“梦想成真”(MakeItReal)的标语。针对这张海报,多数中国网友在网络上发表帖子,对可口可乐公司表示强烈不满。他们在帖子中写道:“德国开始出现支持西藏独立的广告。可口可乐!好,我记住了。从此不再染指这该死的产品。”该名网友形容广告中的3名僧侣便是代表西藏喇嘛,他们当时正乘坐一辆过山车,而过山车代表自由,“MakeItReal”则代表“实现西藏自由”。大批网民支持该网友的说法,誓言从此不碰可口可乐。但也有网友认为推论过于牵强:“我们要爱国,也要防止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可口可乐发布的声明称,该广告是2003年德国推出的一组主题为“MakeItReal”(中文为“勇于尝试”)的系列营销广告之一。该主题广告旨在鼓励人们勇于尝试新鲜事物,感受生活的快乐。整个系列共有十几幅不同人群的在不同场合快乐享受生活的画面。没有任何干涉政治与宗教事务的含意。目前该广告已经撤下。但有网友认为,即使可口可乐的广告是“被误解”的,不良反应却已经形成。企业为了迎合某一地区的消费者,而伤害另一个地区的消费者,这是营销策略的失败。原因在于,可口可乐公司没有真正了解中国民众的心理。同时有网友质疑,按照可口可乐营销主题的节奏,2003年的广告活动不可能一直延续到2008年,他们表示:“可口可乐公司这次的危机公关在反应速度上是快的,但在坦诚方面还有所欠缺。”

  庞亚辉专家点评:

  根据卓跃咨询的研究,越知名的公司其面临的危机风险就会越大,哪怕极为细小的一个环节没有考虑周全,就有可能被无限地放大被快速传播,形成危机冲击波,因为无论媒体还是公众都会以“放大镜”的心态审视你。在他们看来,知名公司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完美的。因此,这样的公司必须时刻持有危机意识,时刻保持着战战兢兢的心态。

  这次可口可乐与僧侣的广告,从本质上应该不会存在暗指中国藏独事件,而且单纯从创意看,亦有亮点,但因为西藏的“打砸抢事件”主要是被蛊惑的僧侣所为,此就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再加之德国政府与达赖关系暧昧,而广告又在德国,可口可乐更容易被联想支持藏独。因此,在信息极度发达的“地球村时代”,可口可乐应该有这种危机的预见和预防能力,主动地撤下该广告以避免产生误解。好在可口可乐危机反应能力很快,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住危机的进一步蔓延,此也是危机管理很重要的一个要素。

上一页  [1] [2] 

Tags:娃哈哈可口可乐危机案例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