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中小企业集群内,由于信息沟通的便捷性和频繁的联系,先进经验、技术和技能的外溢更迅速、更彻底,使企业能很快地采用新技术;
2、 中小企业集群内也容易参与创新过程,从而确保更适应消费者的要求。
有利于新企业的形成,进而使中小企业集群扩张。原因在于:
1、 由于需求和客户集中,更易产生新的供应商;
2、 人们更容易发现市场、服务缺口,从而建立新企业;
3、 新建企业进入障碍和风险都低于企业集群外的企业;
4、 新企业的大量形成使集群不段扩张,而不断扩张的集群使上述各种利益增倍。
最后,由于中小企业集群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保持了企业灵活性,形成了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成功的企业集群往往是多工序的产业链在某一地区的集中,这种集群一旦形成,其他地区或大企业很难在短时间模仿它的成功要素。
产业集群的资源集聚效应
集群的形成基于资源聚集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生产成本,创新能力和区域营销规模优势等。德国人韦伯最早系统的阐述了聚集经济理论。韦伯认为,聚集实质上是工业企业在空间集中分布的一种生产力布局形式。聚集能够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的聚集经济,但只有把存在着种种内外联系的工业按照一定规模集中布局在特定地点,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成本节约。韦伯的聚集经济理论尤其强调了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规模化,将聚集经济视为一种规模经济效益,或者说聚集能够享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
分工的深化意味着专业化与多样化并存,专业化经济和多样化经济是分工经济的两个维度。经济学家常用“范围经济”概念来解释这种多样化的经济,一般认为它源于交易费用。美国经济学家艾伦•斯科特将新制度经济学提出并发展起来的交易成本赋予“空间”意义,认为交易成本在生产过程空间纵向分解或纵向一体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生产过程在空间聚集可以减少交易费用,从而享受范围经济效益。斯科特更多的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理解范围经济,但实际上,范围经济更一般的内涵是生产或交易上关联企业之间的一种协同效应。对外部范围经济的追求,也是企业地理空间聚集的重要诱因。
因此,聚集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外部经济,更确切的说,聚集经济主要是由与专业化对应的规模经济和与多样化相关的范围经济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效益。
聚集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是一种向心力,吸引更多企业在某个区域集中,这个过程可能是自组织的,而且有自我增强机制。聚集经济(成本)与企业数量(规模)的关系如图1。
由企业空间聚集带来的生产成本,从中可以发现,聚集经济与平均成本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先随企业数量增加,平均成本下降,并达到一个最佳聚集点,此后,随企业数量增加,企业空间聚集产生了“拥挤成本”,对空间聚集有离心力作用。
聚集密度取决于聚集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力量对比,如果向心力大于离心力,意味着聚集是经济的,可以获得成本优势,企业会倾向于地理集中,或者根植在某个区域内;但随着企业空间聚集到一定规模,地价、劳动力成本上升,污染严重,人口拥挤,聚集不能获得更多成本优势,表现为“聚集不经济”状态(离心力大于向心力),许多企业就会选择迁移到更有聚集经济优势的区域(向心力大于离心力),一般是有一些关联性产业基础的郊区和不发达地区等,在那里开始新的聚集过程,追求聚集经济。聚集经济的各种印象因素及其关系
从以上有关聚集经济的论述可知,聚集经济很容易形成,只要具备一些要素条件,最普遍的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一般都发源于聚集经济优势。但是,并不是所有产业集群都能保持长期繁荣。使得很多产业集群一度非常成功,虽然是由于企业空间聚集所获得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但这种优势很容易被伴随企业空间聚集而生的“拥挤成本”等因素所削弱,最终使产业集群失去竞争力。
一般来说,集群内的企业相对于集群外的企业而言,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两个层面:由聚集经济产生的成本优势和由创新网络带来的科技创新优势。在集群发展的初期,集群内企业通过彼此之间的协作和专业分工可以获得生产效率上的改进,这种竞争优势是基于聚集经济而形成的,聚集经济优势归根结底还是基于要素资源集中所获得的低成本优势,这种优势很容易被削弱和模仿,而一旦聚集经济优势丧失,企业会选择转移到更具有聚集经济优势的地区,最终,产业集群所在的区域会因此陷入长期没落,成为“问题区域”。
实际上,北京中关村及中国台湾的一些工业园区就发生过大量企业向外迁徙的现象,现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很多也是由于聚集经济优势丧失的缘故。因此,随着产业集群的演进,市场在不断成熟,竞争必然更加激烈,单纯的成本优势是不够的,必须转变成竞争优势的基础,提高产业集群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及赢得动态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