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质量管理 >> 质量规划 >> 正文

老百姓需要怎样的医改方案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有总理挂帅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终于有了眉目,中国的事情没有最高领导参与就是不行。这份报告指出,从2009年到2011年,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5项改革,3年内使城镇居民医保及新型农合医保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3年内政府预计投8500亿推进改革。最让人注意的就是报告中再次强调的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月初的时候感冒发烧,在医院做了两次点滴开了几包药,就花费了500多元人民币,这笔钱应该相当于很多民工半个月的收入吧。如此的治病,已经让老百姓苦不堪言、怒不可言。从200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医疗改革基本不成功”的论断引发的争论,到2008年国内经济危机的爆发才使医疗问题摆上台面,其中过程步履维艰。而目前的共识是,中国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没有包括医疗保障在内的社会改革推进,中国的经济已经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动力,中国是走向发达还是彻底拉美化是政府必须回答的问题。

  有调查表明,医疗问题已经是目前中国人最关注的民生问题。从几十年前基本解决的人民基本医疗保障到最近几年来的看病难看病贵,越来越富裕的国人好像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了,连自己的父辈从来不担心的基本保障都已经变为了空中楼阁镜中花。应该说,30年的改革,在民生方面欠账太多,本来是以民生开始的中国改革在发展过程中却逐步异化为基本建设投资拉动致使经典的“经济危机”潘多拉盒子被打开。

  根据中央电视台的调查,有人主张抛弃现在的医药管理模式,主张医药彻底分家,有的地方采取了药房托管的模式,效果很好,有专家建议取消目前的药品集中采购制度,也有专家认为药品的集中采购是解决药价虚高的良方。其实,我倒是相信,不管是主张什么制度的专家都应该有其合理的成分,如果系统化的有效执行一定会取得良好效果。最可怕的是再好的制度得不到好的执行,甚至是在执行中走偏。

  在我们已经执行了很多年医疗产业化的引导下,无论是医院的管理者、医生,还是药厂、医药公司,甚至普通民众,都已经认可了医院和医生的赢利性,在我们这个习惯用经济学评价的时代,政府考察医院主要是经济赢利指标、医院考察医生主要是创收能力、社会评价一个人的地位和成就也往往是依靠其财富和资产,这就难怪医院拼命挣钱、医生昧着良心开大处方了。

  首先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医疗改革是为谁而改革?

  目前,是什么人需要医疗改革,是在盼望着医疗改革呢?政府的公务员和大部分的事业单位职工有着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没有后顾之忧;至今仍在享受以前老的制度进行医疗报销的人员也不发愁;待遇优厚、工资待遇、保障充分的垄断企业职工和先富起来的老板们也不担心。最盼望最希望医疗改革的无非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最没有基本保障的社会阶层,是真正需要社会和政府“关心” 的人。我们的医疗改革就是要考虑这部分人的利益,让这部分人能生活的安心生活的幸福。这就注定了现如今医院大张旗鼓的兴建豪华病房、推出贵宾门诊是多么的不合医疗改革的方向。可就是这样的不当举措却正是兴旺发展之物。医疗改革最终应该是让患者成为最终的受益者,说得更确切点是处在社会底层的普通患者。

  然后,我们还要反思医疗改革的根在哪里?

  我不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提倡道德至上,但在我的心目中医生应该是最崇高的职业,医德应该是所有从业人员最高的追求也是最基本的素质。据我的看法,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一个或者应该说很少有靠行医发财致富而名传天下的,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无不是济世的名医,仅有的靠医药发财的红顶商人也最终身世悲惨。无论是作为医院还是作为医生都应该是救死扶伤为己任,致于个人的地位报酬应该是处在一个合理的社会阶层足以,否则一定不会成为一个好医生一定不会是好医院。可我们往往在社会上看到某某医生慨叹自己的收入比美国的同行要低多少多少,恐怕他忘记了找他看病的人比美国的普通人要收入低多少多少。依我的浅薄看法,不管医疗怎么改,首先应该改改思想,真正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这才是正道。

[1] [2] 下一页

Tags:质量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