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总署在印刷企业“十五”后三年宏观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05年底,使印刷企业总量、结构、布局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印刷产品结构要适应市场的要求,基本实现企业生产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短周期的目标,特别要抓好出版物印刷的质量管理,出版物印刷品印刷产成品的合格率要达到100%,一等品率要达到30% 以上。”目前,政府在对印刷企业进行宏观调控时关注图书印刷质量问题,图书印刷企业更是把印刷质量当成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把质量战略作为制胜的关键,为此,笔者就印刷企业实施质量战略谈些粗浅的意见。
一、认识图书印刷质量的特征
图书印刷质量是图书质量四项指标之一。图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印制质量四项。
图书印刷质量在图书质量中表现为很强的外部性、直观性。图书的印装质量直接影响图书的外观,内容再好的图书,如果外观覆膜起皱,读者也会把它当成是废品。
图书印刷质量直接决定图书的使用寿命。一本装关于印企质量战略的思考
订质量差,散页、脱页的书,寿命必然是很短的。质量能塑造企业形象,质量能塑造品牌,成就品牌。
市场竞争中,质量的竞争应该是首位的,精良印装质量的保证,能让企业与顾客建立坚不可摧的诚信关系,反之,与顾客建立多年的信任将“毁于一旦”。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命脉,更是印刷企业维系生存的命脉所在。
二、实施质量战略,提高竞争力
印刷企业面临着五种竞争:(1)产业竞争对手及企业内部管理问题;(2)供方(设备、材料)议价能力;(3)买方(印刷品的需求方)的议价能力;(4)潜在进入印刷业者;(5)替代品威胁(电子产品、新技术、多媒体出版物等替代品)。
改进内部管理,提高质量是企业面对市场竞争,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实际上,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质量的提高是一种战略,企业质量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增加了,企业对员工、客户的凝聚力也增强了。很明显,未来的企业竞争是客户、市场的竞争。因此,要实施质量战略,提高竞争力。
三、印刷企业实施质量战略的措施
( 一)印刷质量的提高依赖于科学的管理方法
1、推行ISO 质量体系认证,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并形成含有《作业文件》、《程序文件》的企业《质量管理手册》,特别是建立质量组,进行质量检查、质量记录、质量事故分析,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提高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质量关系到成本,质量关系到信誉,质量关系到生存。借助体系认证平台,抓质量管理,减少损耗,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整个印刷、装订生产过程受控。质量体系建立的过程繁琐,企业要对自身的流程进行梳理,建立大量的文书档案记录生产过程。有些厂家认为,质量管理体系是花架子,印刷企业不是政府机关,不是做文书工作。事实上,从国外的企业发展历程来看,GE 公司等世界著名企业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成功案例有力证明了质量管理体系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2、推行5S 管理方式抓现场管理,带动质量水平的提高。生产企业推行现场管理5S 方法,有利于改变企业面貌,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有利于建立企业文化,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更有利于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现场管理5S 方法从字面理解是日语单词中的罗马注音“S”为开头的词汇,即清理(Seiri)、整顿(Seition)、清扫(Seiso)、整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我国《九五企业管理纲要》提出的现场管理要求是“环境整洁、设备完好、物流有序、纪律严明、安全生产”。“企业强化现场管理最根本的目的,在于消灭无效劳动或最大强度地减少无效劳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合格产品的产出或最大限度地压缩残次品数量,提高质量效益。”
有些印刷企业,虽然有很好的厂房设备等硬件条件,现场却不尽人意:自行车横七竖八地摆在车间门口;用过的卷筒纸纸卷、废PS 版随处可见;还有废旧油墨桶、PS 版随处乱丢;半成品、成品堆放混乱;出现错装、混装等事故。另外,没有统一的厂服,车间也没有标识,职工行为很随意,在机台边上吃饭,饭盒放在印后的纸张上,使得油迹斑斑的单张页子被装订到书中,低级的质量事故频出,企业的声誉和效益都受到影响。在纪律松散、浪费随处可见的企业,我们很难想象员工会有怎样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
目前,东莞、深圳等地规模较大的企业都在推行5S 管理,加强现场管理,科学设计物流,以现场管理的高低来反映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既经济,又能确保质量。这些企业生产任务相当繁忙,但生产现场井然有序,地上线条定置明确,成品、半成品、辅助材料堆放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十分整洁。企业工人的生产记录情况(换版次数、日产量等情况)详实清楚,有据可查。在不算很大的生产空间内同时加工着几十种不同开幅、不同装帧形式的印刷品,生产调度流转过程顺畅有序高效,印刷品质量精良,真正体现了现场管理和质量管理的互动。
3 、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立,确保整个过程受控。印刷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运行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以技术为平台的系统上。信息化管理系统作为企业领导者管理经营决策的依据,企业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快速应对市场的窗口,灵活应对市场的需求,以增强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市场机会。
目前,印刷企业实施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难度大,程度低,正像王选教授说的那样:“在中国各类企业中,印刷行业是以计算机作为生产工具最为普及的行业,但是这个行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却一直很低⋯⋯”。究其原因:(1)印刷企业生产链较长,涉及的工序、部门等环节也较多。工序有对原稿(顾客送来)进行制版(文字稿的电脑排版、彩色稿的电子分色)、拼版、晒版、打样、校样、印刷、装订、包装、运输、交货,以及印刷工价的结算、满意度的回访等环节,涉及制版、印刷、装订、物资供应、生产经营、财务管理等多个部门,监测控制生产过程的人为因素多,实施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难;
(2)人员素质低,计算机等技术普及程度低,无法构建管理过程的信息化系统;(3)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普及程度低。近几年来,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印刷业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推广,如C T P(Computer-to-plate)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按需印刷设备都改变了印刷的整个格局。印刷企业整个生产环节减少,也为印刷企业实现印刷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提供了可能。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可以使印刷企业生产过程处于信息化管理状态,可以使企业应用印刷全流程解决方案,也使企业面向的顾客范围在地域和时间上都相应地灵活。因此,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企业必须做到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
推进印刷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通过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生产过程、管理过程的受控,正是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攸关重要的途径。
( 二)图书印刷质量的提高得益于出版单位、印刷企业“ 齐抓共管”
首先,出版单位是印刷质量第一负责人,出版单位在思想认识上要重视质量,在设计上要考虑印刷工艺,在发稿付印后要跟踪质量,在发现质量问题时,“板子”也不要只打在印刷企业身上,要总结经验,特别是出版单位、印刷企业要达成质量标准共识。
出版单位要注重装帧设计与印刷工艺的适应性问题,出版单位在装帧设计上要考虑设计是否给印刷工艺带来难度。近年来,出现很多由于出版单位设计问题而造成的非印刷问题的印刷质量问题。比如设计时,扉页字位置设计距书脊3~7mm之内,胶订时,侧胶允许在3~7mm之内,很容易出现粘压住扉页字的现象;有的标题字很大,还设计了艺术效果的虚边,印刷时很容易产生重影;有的图片设计成跨页接版,胶订后人物的图像都不完整了;还有的设计很多反白字,给印刷带来难度,稍微走版,就会出现反白字套印不准;另外,有些出版单位为降低成本,仍然使用硫酸纸晒版,印出来的文字效果很差,影响阅读;再有,设计边线、书眉线的书,折页稍有误差,视觉上很明显,而且如果切位不够,折页、裁切尺寸稍微不准,就会切出血,切掉文字、标题语等有效信息。
其次,印刷企业员工必须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点,“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同时要关注细节,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和管理标准。
1、增强责任心。印刷质量问题的出现,有时是责任心的问题,有时是质量标准的把握问题,有时是质量管理过程的失控,交叉着出现。最让人痛心的是,由于责任心的问题出现的质量事故。比如,大面积的脏迹、坏页折入书中、粘脏问题等等,严重影响质量。因此,提高质量意识,做到“质量在我手中,责任在我心中”,不制造次品,即使制造了次品,也要消灭在本工序,绝不传给下一工序。
2、严格执行工艺标准和管理制度。印刷企业生产中,在工艺上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操作,各道工序要严格把关。只有严格遵守工艺流程,规范设备操作,才能保证生产出优质产品。具体来说,印前,拼版、晒版必须严格把住质量关,做到版芯、页码拼版准确无误,晒版质量达到要求,不丢失网点等,再进入印刷工序,建立签样、大张检查制度。印刷后的产品,借助自检、专检、互检,特别是必须经过大张检查,才能把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的印刷品,送入装订车间进行装订加工。在装订车间,每一个人,每一道工序都要严格按装订质量标准来进行分类生产,如骑订、胶订、精装等,把好第一关,把好每一关,设立关键工序的关键把关点,建立毛本、光本、逐步检查制度。如在折页工序,折页准确,无八字折,相连页码误差≤ 4 mm,全书页码误差≤ 7mm,在允许范围内,出套≤ 1.5mm,不能歪斜,保证书帖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折页后,捆帖、套帖、配帖、胶订、裁切等工序必须把符合标准的半成品送入下道工序,否则就会影响产品质量。
3、质量的提高注重过程的控制,过程的控制注重细节的执行,细节的执行注重数据化的检验。印刷企业目前都制定了企业的工艺标准和管理标准,企业标准要高于行业标准。但从实际的生产结果看,有规定很少执行,或者没有全过程的执行,工作太粗犷,执行标准太随意,工作凭经验,缺乏数据化的控制和检验,许多标准无法把握,管理留于形式,更谈不上持续地改进。标准、规范有了,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有了,更要执行。
有关数据化检验问题,就拿印刷中对网点、墨色的控制来说,需要借助仪器设备,确保达标。用放大镜测试印版上3%~5% 的网点缺失情况;用密度计测量印刷后的测控条上的75% 网点密度和实地网点密度,计算印刷相对反差值,测量黑、品红、青、黄各色网点印刷实地密度测量值是否符合黄0.80-1.05、品红1.10-1.40、青1.10-1.40、黑1.00-1.50,计算同批产品同色印刷实地密度允差是否符合黄≤ 0.15、品红≤ 0.20、青≤ 0.20、黑≤ 0.25;还有为了控制无线胶订制作图书的质量,在联动机旁放置了拉力机与书本疲劳翻页装置,要求职工抽样检验(当纳利公司就是如此)。每一个细节符合数据化指标要求,整体质量必然符合标准。关注细节,以细节的完美,构成整体的完美。
最后,要谈的是印刷企业应与出版单位联系、沟通的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印刷企业要按出版单位的设计要求进行印刷生产,统一印装生产标准、统一成品检测标准,如遇到印刷实际效果会影响图书使用效果时,要多与出版单位沟通和联系,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印刷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之前。
信息来源:印刷质量与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