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企业把脉、选好变革的切入点是变革的关键之一,但不能止步于此。变革最终将融入企业发展设计的所有环节,促进企业的新陈代谢。
对保持良性循环的威胁
即使企业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也绝不意味着从此就逍遥太平。对保持良性循环的威胁来自内外两个方面。
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对良性循环的严重威胁。简单的说,经济形势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战略的调整。环境变革催生新的战略,新的战略导致业绩的变化,业绩的变化必然带动不同的企业设计和规划。战略变革的频次则取决于环境发生变化的方式和速度,一成不变的公司是不存在的。“创造性破坏”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如果企业倡导变革,就有可能在经济周期中依然保持不败。
企业业绩的下滑也会对良性循环带来负面影响。不过,只要不是急剧震荡,业绩下滑一般不会带来致命的结果。对待这一现象,应该允许一轮良性循环继续前行,或为下一轮良性循环打下基础。业绩下滑的原因有两种:
1.国际间或整个国家经济低迷带来的连锁反应。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一定不要做出危害企业核心能力和根本利益的举动。最关键的是对人力资本的掌控。业绩下滑便立即裁员是最常见的短期行为,对裁员的处理不当常常会导致经济复苏以后更深层负面效应的反弹。企业在经济低迷时千万不要轻易撕毁合同,要最大限度的保留宝贵的人力资本。
2.某个行业或者产业的经济不景气带动的企业业绩下滑。如果行业经济低迷只是暂时现象,那么应对措施和第一条相同,提高核心竞争力,尤其是要留住高素质员工,因为他们可能被引向表现的好得多的其他产业。另外,行业低迷也可能是产业环境环境巨变的信号。如果这是一种长期趋势,企业很可能就要调整基本战略,转向新的业务领域发展了。
3.企业本身在运营过程中犯下的错误也可能直接摧毁良性循环,而对待员工上的决策失误恐怕是最容易犯下的错误。太多的企业都曾经因为“只重短期效益,不重长远发展”而吃亏。企业常常会为劳资关系上的短期变化而沾沾自喜,以为赚取了多少利润。然而这样会使人力资本的质量急剧下降,在招聘新员工时也会面临从未有过的窘境。如果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奇高而缺乏董事会和股东的监管,高级管理人员很可能失去控制使企业蒙受莫大的损失,同时会影响管理人员的信誉,贬损他们的领导能力,使企业遭受重创。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最难逾越的人为障碍。
只要企业切实遵循上述的善用员工的7原则,就能防止内部失误带来的致命影响。
应对潮流的威胁也慢慢成为企业良性循环的内容之一。管理方式如今变成了一种时髦的消费品,成百上千的专家、企业和媒体在向我们兜售各种流行的管理方式,这种情况下企业很容易犯下盲目跟随潮流的错误。企业与组织要做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去伪存真,择其善者而从之。菱形模式给出来我们几个可供选择的标准:
1.它是否对企业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2.是否会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是否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4.是否有利于7项原则的执行?
从理论上讲,所有的管理经验都可以通过上述四个问题来进行测试,未能通过的就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