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独立的企业或产品,都将是整个商业网络世界里的一个节点;每一个散落而独立的企业节点,都将被吸进属于它的巨大商业黑洞中。
按照过去产业边界的说法,微波炉是一种家电产品,半成品菜是一种农副产品,它们分属于界限分明的两个产业,并且老死不相往来。假如在某一天,微波炉公司对半成品菜公司说“我是你的上游产品”,或者半成品菜公司对微波炉公司说“我是你的合作伙伴”,它们双方肯定都会彼此嘲笑对方的荒唐。但事实上,它们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合作关系——假如没有微波炉产品的支持,半成品菜产品的节省时间功能就发挥不出来;假如没有半成品菜产品的支持,那么,空荡荡的微波炉的销售不会好到哪里去。
长期以来,企业很少或几乎从不谈论“商业空间”,他们更喜欢谈论的是“商业模式”。一般来说,企业个体认为创建了独特的商业模式,就意味着创造了自己的商业空间。
当然,在更早些的传统商业时代,甚至连“商业模式”的概念都不存在,最多,也只会使用“赢利模式”这个词语。是的,传统商人们是赤裸裸地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并且创造出了一系列的传统商业意义上的赢利模式,这其中,无论是资源垄断的赢利活动,还是官商勾结的赢利模式,或是人际关系型的所谓商业模式等等,区分的仅仅是商业利润来源的不同,它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企业的商业模式,有着天壤之别。
至少,“商业模式”说法的提出,要比原先企业个体基于产品的单打独斗,是一个显著的进步。在典型工业时代,当一个企业家遇到一位投资家时,首先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这位投资家的真实意思是:你的商业利润来自哪一个管理经营环节?确实,现代企业组织管理要比传统商业赢利活动复杂得多,少的也有三到五个环节,而多的则达到十几个乃至数十个环节,这些由内而外环环相扣的生产与经营的环节,构成了我们今天常说的产业链或价值链。
因此,就连管理大师德鲁克都这样说:今天的商业竞争,已经从产品之间的竞争,变成了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然而,在真实的商业世界里,却正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
告别“单打独斗”
首先肯定的一点是,商业模式不是商业空间,或者说,即使我们勉强把一种商业模式称之为一种商业空间,那么,它也仅仅是企业个体的商业空间。
长期以来,企业一直习惯性地错误认为:企业个体的商业空间,当然是由企业个体单独创造出来的;即使是眼界再开阔些的说法,至多,也仅仅会说是基于产业链而出现的产业集群。传统意义上的汽车公司,就是典型的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成千上万的零件供应商成为了它的配套企业,一切都围绕着汽车产品来进行,毫无疑问,所有的汽车配套产品的企业空间,几乎完全取决于或受制于汽车公司本身的发展壮大;假如汽车公司本身不能够创造商业空间,那么,配套企业就会因此而萎缩甚至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