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把管理学现代化的起点放在了生产基层,“学习型组织”也把基点放在生产和管理基层,通过基层学习组织的构建,使整个企业具备学习型特征。世界各国企业在建设“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呈现出如图所示的趋势和特点。
学习型组织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落地的有效途径,是企业提升全员素质进而增强竞争能力的有效武器。在如火如荼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用以下标准衡量和提高这项企业修炼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
团队性。现代企业竞争是合作博弈,是发展水平的共同提高。组织里有一两个优秀人才,如果不能把他们的优点传授给其他成员,这也不能称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团队。团队应当秉承互助、共进的理念,使优势互动、互补、互碰,实现知识的爆炸。学习的过程是彼此帮助的。某种程度上,团队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因为工作永远是团队机能的结果。团队就是“一群互相帮助去完成一项工作的人。”企业的成长必然来自团队工作的成长能力。”
共享性。基层组织内部要创造和谐、活泼的气氛,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开放自我,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与心得。内部讲习制度是活跃学习气氛、增强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参加学习的成员都要随时准备讲自己学习到的知识,与他人分享。知识和技能的分享如能发生在实际工作中,效果将会更好。在成功地完成一项任务后,大家集体对过程展开讨论,并形成共识,将非常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提高。
自我管理性。许多企业容易把基层组织工作视为常规性静态控制点,是宏大的企业目标的一环,忽视了其动态、自主性的开发。作为负有共同使命的企业的基础环节,应当把企业使命落实到基层,挖掘基层员工更高层次的自身需求。进步是团队的内生要求,因而,发掘团队内部的进步潜能,开展基层授权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很多人读过《这是你的船》,但对该书的解读常常停留在团结一心、同舟共济这个要点上,其实该书重点讲的是基层组织责任感的建立和自主管理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