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财务管理 >> 会计核算 >> 正文

提升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的路径分析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由上面的 分析 可以看出,我国 会计 师事务所拥有的核心资源即注册会计师呈现三少的局面,平均每家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注册会计师总人数少、年轻人少、高学历的少,这势必会 影响 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要提升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拥有的核心资源着手。首先要做大,即增加拥有的注册会计师人数,扩大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以增强业务承接能力;其次要做强,即优化所拥有的注册会计师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强化核心资源产生核心竞争力的能力。

  (二)拥有整合核心资源的适当手段——有效的制度

  核心资源只是构成了 企业 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拥有核心资源并不一定能获得竞争优势,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有效地整合,包括其内部整合和利用外部条件促使其发挥作用,这样才能使会计师事务所保持强劲的竞争力和成长势头。对核心资源进行整合的重要手段就是有效的制度,其中最主要的是客观的业绩评价制度和有效的利益分配制度。业绩评价和利益分配的结果如果经常低于注册会计师的期望值,就会使注册会计师产生挫折感和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审计质量,对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而客观的业绩评价和有效的利益分配则会避免劳逸不均、给注册会计师以公平感和认同感,增强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忠诚度,减少或防止人才尤其是核心人才的流失。

  1.客观的业绩评价制度

  客观的业绩评价制度是有效的利益分配制度的基础,只有客观地评价注册会计师的业绩,才会有效地分配利益。

  目前 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普遍缺乏 科学 、客观的考评体制,其中最主要的缺陷是以注册会计师完成的业务量为考核指标,忽视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过程、状态的考察,也就是重数量而轻质量。这样会引导注册会计师的价值取向偏向数量而不顾及质量,甚至出具虚假报告危及会计师事务所的生存。而且,同一个项目小组中的成员会出现干与不干、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吃大锅饭”现象。因此业绩考核指标的设计,首先应该遵循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并重的原则。

  另外,应该公布制定的考核指标以及考核程序和 方法 ,坚持公开透明、民主公平的原则,切忌出现考核层“暗箱操作”,而注册会计师太过被动的局面。同时,根据公平原则,注册会计师的业绩评价应尽可能采用量化方式,把在考核中人为评价的因素降到最低,如工作量可按照制定的系数折算为标准工作小时等,对于难以量化的因素,要尽可能采用最简明的方式表述清楚(常勋,2006)。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会干的不如会说的”的现象出现,使对注册会计师的业绩评价尽可能客观。

  2.有效的利益分配制度

  有效的利益分配制度是对客观的业绩评价制度的具体落实,有效的利益分配会起到适当激励的作用,而适当的激励会促使注册会计师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大大提升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s: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