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预期现金流量法按照预期现金流量法,在计算未来的现金流量时,应当考虑到每一种可能的现金流量的发生概率,加权平均,以求得可能的现金流量的平均期望值。仍按上例,在预期现金流量法下,现金流量的期望值应当是:100×0.1+200×0.6+300×0.3=220元,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第7号概念公告中推荐这一方法。
对于预期现金流量法,持两种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预期现金流量法的现金流量估计值不能如实反映现金流量的实际情况。例如有一项资产或负债可能产生两种现金流量:10元和1,000元,其概率分别为90%和10%,若按预期现金流量法,其预期现金流量应为;100×0.9+1,000×0.1=109元。有人认为,109元不能代表最终可能收入或支付的金额;但第7号概念公告认为,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值技术是以估计公允价值为目的,在本例中,10元由于产生的概率达90%,似乎最可能代表最终收入或支出的现金流量,但是它不能代表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因为这一金额排除了尚有10%的概率产生1.000元现金的收入或支出,因而它未能反映未来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在市场交易的人们,将认为公允价值应贴近109元①,既不是10元的折现值,也不是1,000元的折现值,因为在上述情况下,既没有人愿意以10元的折现价格出卖这项资产,也没有人愿意以1,000元的折现价格买进这项资产。
3、按预期现金流量法进行现值计算如果现金流量的时间安排是不确定的,预期现金流量法同样可应用于现值技术。举例来说,假定现金流量1,000元可能在1年、2年、3年内收到,其相应的概率为10%、60%和30%,以下的表式表明预期现值的计算状况。然后,可知,预期现值$892.36与传统法下的现值最佳估计$902.73(本例中,概率为60%)是不同的。
$1,000的现值,在1年内
收到,折现率为5%$952.38
概率10%$95.24
$1,000的现值,在2年内
收到,折现率为5.25%902.73②
概率60%541.64
$1,000的现值,在3年内
收到,折现率为5.5%851.61
概率30%255.48
预期现值(预期现金流量法下的现值)$892.36
总起来说,第7号概念公告主要是为了说明:如果会计计量时,无法采用某种可观察到的、由自由市场客观决定的市场价格(其转化形式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或直接按现行市价)信息时,就不能不转而采用未来现金流量估计值,但现金流量的简单加总或其现值均不是计量属性,运用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是为了探求(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在当前非强迫或非清算的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达成的资产买卖或负债清偿的金额。
应用未来现金流量探求公允价值的过程,主要含三个步骤:(1)估计未来现金流量;(2)计算现金流量的现值;(3)确定现值是否可反映公允价值。
在会计计量中,运用现值技术,目的在于捕捉一系列现金流量中不同范围的经济差异。运用现值进行初始计量后,还要在后续时期内重新开始计量。
有两种方法可以估计未来的现金流量:(1)传统法;(2)期望(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法。传统法只使用一组最好即最优的现金流量期望值,而不考虑由于不确定性和风险产生的各种可能的现金流量。与传统法相反,预期未来现金流量法考虑到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期望值而不是一种最好(最优)的期望值。在计算现值时,传统法也只使用单一的、与风险呈正比的利率;期望未来现金流量法则使用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利率。
现值的计量也可用于负债。来自一笔贷款的收入就是贷款人将未来流(入)量的许诺作为一项资产而付出的代价。应付债券的公允价值就是该证券在市场上作为资产交易的价格,这样,使用现值技术去估计一项公允价值,可以把它转换为对一项资产的估计。但使用现值技术计量负债时,不同于计量资产的特点是:必须反映借款人的资信(credit)状况,资信的好坏决定借款利率的高低。所以,这时采用预期现金流量法更有效。因为,一个企业发生负债,意味着该企业将会有现金向外流出,从概率看,此项现金流出是一个随机变量,它有一个可能的取值范围。如果流出的金额很低,违约的概率也低;如果流出的金额很大,违约的概率也大。企业的资信状况可以较明显地反映在按预期现金流量法进行现值计算的结果中,利用现值技术最相关的负债计量通常反映企业清偿负债的资信状况。
主要参考资料:
张为国、赵宇龙:“会计计量、公允价值与现值”,《会计研究》2000年第5期。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YuriIriji:TheoryofAccountingMesurement“,1979.
MauriceMoonitz:”TheBasicPostulatesofAccounting“,1961.
FASB,SFACNO.5,No.7.
FASB,SFASNO.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