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京国美”确实属于“国美系”电器零售业务中的优质资产,则“国美系”电器零售业务的整体盈利状况在2003年以前不容乐观,2001年至2003年间的电器零售门店扩张资金应当并非来自利润积累。
“鹏润房地产”的净资产回报率极高,在资产负债率没有保持很高水平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使用外部资金,则意味着其销售收入利润率是同行业的2.61倍,
而开发地产的周期仅为行业平均周期的35.7%,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鹏润投资”的营业额和利润极低,却从“北京国美”借入的一笔往来款就达2.3亿元资金,这些投资可能转借给了旗下其他子公司。
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大胆的推测:“国美系”的整体电器零售业务可能在2003年以前获利状况不很乐观,但实现了一定的经营规模,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其中一部分资金通过系内的投资公司,以往来款的形式转移给了系内从事房地产的公司无偿使用;房地产业的高回报带来的收益又流回电器零售业,为其不断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到2004年以后,这一模式被打破,因为此时黄光裕已经从资本市场高额套现,可以通过增资的方式直接对房地产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电器零售业务在上市后卸下了往来款的包袱,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现了高速扩张。
在借壳上市过程中,黄光裕通过将地产和电器零售业务分批分期注入上市公司,并充分利用可转债收购的支付特点,成为资本运作的大赢家。而从2000年4月起,上市公司的累计超额回报率几乎一直为负值,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黄光裕和他的“国美系”在最近5年内迅速崛起,旗下的电器零售业和房地产业不断加大拓展力度,“国美电器”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黄光裕也位列2005年《新财富》500富人榜排名的第二名。
电器零售、房地产、资本运作一直被认为是“国美系”三大产业链条。黄光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如果我的企业只做电器或只做房地产或只做资本运营,我就不可能取得一种长远、大规模的发展。靠单线,是不行的。”
那么,“国美系”三大产业链条是如何构建起来的?之间有何关联?它们在整个“国美系”的作用分别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