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央行职能的转变,新增加了反洗钱、征信管理等重要职能,央行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责任更加重大。
央行职能作用的发挥,归根结底要通过分支机构具体的管理和操作来实现。内部审计作为基层人行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内容不断扩大,从查错纠弊审计逐步发展为对内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加强内控管理、监督、检查落实,履行中央银行职责等方面。如何引入管理审计,也就说内部审计如何从合规性监督为主,向强化内部控制、内部管理,更好地发挥基层人行内部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转变,是当前央行内部审计发展值得探讨的的一个重要课题。
主要问题及成因
内部审计法律 、法规尚不健全央行内审部门成立以来,陆续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内审工作制度》、《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内部控制指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我国央行内部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然而,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相比, 目前央行在风险管理与控制的理念、制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上。比如,对于履行职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没有作出准确全面的界定,也没有建立完整的风险评估模型。这些都加大了央行内部审计工作的难度,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内部审计风险。
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的弱化县级人行普遍没有单设内部审计机构,往往只有一名干部兼任内审工作,内审人员在行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县级人行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如外部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的利益限制。因此,内部审计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对本单位的财务状况、内控管理、重大事项决策和查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内审人员的素质偏低成为制约内部审计效能的瓶颈基层人行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偏低现象:其一,知识结构和层次较为单一,业务 理论 和操作技能欠缺。审计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一个合格的审计人员应当具备 会计 、财务、法律、管理、金融、计算机、外语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审计工作需要一种很强的专业判断能力,它来自于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基层人行在这方面人才严重缺乏。
其二,风险意识、职业道德素质欠缺。一些基层人行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风险意识淡薄,常常因操作行为不当而导致内部审计风险产生。还有一些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较差,对审计工作缺乏责任心、使命感,甚至存在内部审计“不作为”、“走过场”现象。
内部审计方式方法滞后一方面,大量的内部审计工作仍以手工审计为主。这一现状已严重滞后于央行计算机技术和 网络 的普及化趋势,导致审计成本提高,严重制约了内审效能的发挥。
另一方面,多数内部审计仍采用不成熟的抽样审计方法。目前,大多数内审人员在实施现场审计时,既没有对被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有效的评估,也没有数量统计推断方面的扎实功底,而是过分倚重于自身的业务熟练程度和经验,难以有效履行审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