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心智模式
1984年,彼得·圣吉在福特汽车公司调研,在此之前15年里,日本公司蚕食了福特在美国的很大一块市场份额。彼得·圣吉遇到一些福特的管理人员刚从日本丰田汽车考察回来,他们坚持日本汽车公司打败美国汽车公司的主要原因还是“日本的劳动力太便宜了”。
其实当时日本的劳动力已经很贵了。如果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汽车公司市场份额被日本公司蚕食的主要还是日本的便宜劳动力造成的,那么到了八十年代这已经不是主要原因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抱怨说日本人太狡猾了,没有给他们看“真正的工厂”。因为丰田汽车的工厂到处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像美国工厂常见的各种库存,所以必定是“假工厂”无疑。总而言之,他们没有从日本丰田公司那里学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他们对丰田汽车最大的创新——“精益生产”和“零库存”视而不见,反而认为丰田汽车欺骗了他们。这一切都缘自那些人的僵化思维,即无法逃脱对原有模式的依赖。由于企业总是依赖一贯的赢利模式而不愿改变,因此彼得·圣吉指出,企业必须学会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
“我们往往主观认为我们看到了真实的现实,其实我们往往只是通过自己的能力看到一些历史的习惯而已。”彼得·圣吉说,“而这主要是由于心智模式的阻力造成的,如果在认知过程中没有学会发展自己的学习能力,就没有办法看到问题所在。”
他说:“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心智模式的控制,我们都是经过自己的方式、主观的方式来观察这世界,所以说这可能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他认为,要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超越自己过去的限制和习惯造成的主观性,唯一的办法就是反思——特别是集体的反思。他说:“不同的人在一个集体当中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就会形成新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