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财富时代-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第五项修炼 >> 正文

企业机制创新不可忽视经理人职业化 (1)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8

  职业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经理人职业化是市场经济健康发达,特别是当今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西方企业组织形式的信息纷纷传入我国,职业经理人这一时髦词眼也搅动了企业界一池春水。在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职业经理人的身份究竟如何界定,造就职业经理人队伍有哪些意义,现有经理人怎样加速职业化、市场化等,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探究。

  职业经理人3阶段

  以南通市区12家大中型国企改制重组为标志,南通市从1995年开始的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大规模企业改制,到2004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改制后的现有企业经营层是传统意义上的“领导人”、“负责人”,还是市场经济中的职业经理人?笔者追寻国企改革30年之踪迹,比较有关专家学者之观点,选择了“经理人”这个称呼,并将该群体身份的识别定位,大体划分为3个阶段或称3种类型:

  “从政式”经理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基本复制了前苏联的计划经济运行模式,形成并逐步固化了国有国营的企业制度。在那种大一统的体制下,分散在各地的国营企业只是全国这个大工厂里的一个个车间,有对应的行政级别,无经营自主权,名副其实的政府机关附属物。工厂厂长、公司经理仅是一种职务符号,由政府部门任命,首要职责是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业绩与报酬不挂钩,成了准政府官员。这种状况,一直沿袭到改革开放前。

  混合型经理人。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在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下,经理人的身份则由先前的一种职务开始转换成一种岗位。但由于中国指导国企改革的理论研究还较薄弱,体制性障碍难以逾越,致使经理人特别是国企经理人,还不能完全摆脱政府机关附属物的角色,因而具有双重身份,被称为混合型经理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引来又一次思想大解放前夕。

  职业化经理人。现在,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应运而生。他们从社会的和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人才市场选聘而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由过去只对上级负责转变为主要对股东负责,承担法人财产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负责企业经营管理,并将经营管理企业作为长期乃至终身职业。

  不过,应该看到由于我国深层次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多数改制后的国企经理人仍然身兼董事长、总经理两职,甚至还要兼党委书记。资产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不分设,老板与高级白领一肩挑,这些障碍一方面让国企经理人员困惑,另一方面也让市场难寻觅到满意的职业经理人。

  建立合理机制

  面临的问题在目前阶段上难以解决,究其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规范协调、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1] [2] 下一页

Tags:学习型组织第五项修炼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