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管理聚焦 >> 公司治理 >> 正文

中国企业变革之魂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管理人网 wangdaoc… 参加讨论

  2、战略变革

  三星数字化战略告诉我们,企业战略必须建立在“创造顾客价值,引导消费潮流”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引导企业跨越发展。

  2001年日本的索尼、松下、东芝、日立、NEC、三菱、富士通合计亏损就达人民币1250亿。如果日本优秀公司的衰退是全面发生的话,那么,原因就只能从日本公司的战略思想层面去寻找原因。

  战略大师波特对此有过结论,日本公司的问题出在战略上:日本公司只有效率没有战略,结果大家都朝同样的方向竞争,最后大家提供的产品都没什么差别,消费者被迫从价格上做选择,因为没有其它区别,最后通盘皆输。这种被波特称为“恶梦一场”的日本模式,其症结在于两点:第一,在技术或工艺上追求高质量低成本很容易被对手超过,第二,用残酷无情的“强压”与思维单一的努力来取得的最佳生产,迟早会导致价格战。

  与此对应的是韩国的三星。在经历亚洲经济危机之后的短短几年,三星以其“数字化战略”在手机、LCD,笔记本计算机,随身听等领域让摩托罗拉,索尼等领导者黯然失色,在2001年盈利超过三星电子的只有GE,IBM与诺基亚,三星电子甚至被《商业周刊》列入了2002年度IT100强之首。三星的成功是典型的战略成功。而战略的本质在于把握时势规律,在于理解客户与市场的变化趋势。

  3、制度、业务流程建设

  从本质上支撑GE公司的“数一数二”战略、沃尔玛的“持续低价”策略的是企业制度、业务流程建设。如何建立一套对顾客负责而不是对某个人负责的流程、制度平台是中国企业必须变革的关键一步。

  华为在引进西方管理的过程中。提出“先僵化,后优化,再固化”的战略,喊出“要穿美国鞋,就必须削足适履”的口号,表达了任正非的意志。有趣的是,华为曾经两次请美世就实行集中度较高的IBM矩阵管理模式进行整合。第一次美世制定的全面学习IBM的集中式方案,最终并没有被华为采用。因为“集中模式”对高层管理者的要求非常高,任正非也许担心华为的管理者们达不到要求而暂时按兵不动。2004年华为重新请美世做第二次组织结构调整。目的有两个:一是把公司的组织结构从以往按部门设立的职能性组织,转变成流程性组织;二是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的营销体系(包括公司级、区域、产品和大客户等子体系),以适应国际市场甚至本土市场上客户越来越明显的咨询式营销需求。

  一切围绕着价值标准旋转。价值标准的转换,是最深刻和彻底的转变。一个个性越来越弱化、制度和管理越来越细致、老板语录越来越少的华为逐渐形成了。

  4、建立原则

  就是建立一种以原则为中心,以法律为中心的做事系统,从而彻底从依赖于权力,依赖于英雄的人格依附系统中摆脱出来。

  要让企业不是通过资源垄断和权力经济做大做强(像中国石油和中国移动之类的所谓500强),而是回归到做强做大之本,回归到像宝洁,像摩托罗拉那样做大做强:通过培养员工独立的商业人格来获得文化动力,通过制度化组织化的管理获得持续保证,而通过对客户价值的尊重与把握获得增长动力。

  如果我们从这种背景看待TCL的国际化历程,我们更加懂得TCL或联想的国际化道路,的确是一条“不归路”——要么把自己启蒙,真正在人格上在做生意的基本出发点上国际化;要么热衷于表面的做大做强,外强中干,最后被国际化所抛弃。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企业变革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