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实的激励因素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12月就指出“为国家创造财富多一些,个人收入就应该多一些,集体福利就应该搞得好一些。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长期不行。 如果只讲牲牺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讲话阐明了他的实事求是的观点,同时也为国有企业进一步解放思想,实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实际的激励因素可以概括为人、财、物三个 方面:人,主要是干部的聘用、 提拔情况;财,主要是职工工资、奖金福利制度;物,包括住房、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工作 环境、福利设施等外在激励。在 一定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应尽其所能满足职工的合理要求,即在政策规定范围内,保证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兼顾职工利益。物质激励是不是总有效力呢?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如果总是采用物质激励,员工工作中只会一切向“钱”看,对于企业的前途和发展漠不关心,更不会提出创 造性的见解。另外,美国学者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认为,人在其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就会渴望另一高层次的需要,如社会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 现的需要等,这也正是精神文明 的范畴。如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 方案,改善职工文体活动场所的措施,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奋斗目标等,要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充分发挥职工的民主参与、 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权利。营 造出一种爱企敬业的良好氛围,使职工产生与企业荣辱与共的感觉。
2. 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相结合。
由激励理论可知,组织目标的实现是通过各个群体以及个体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激励是个体需求满足的过程,在满足职工需求的情况下,才能调动积极性,进而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 所以在企业向目标奋斗中,要注重目标激励与过程激励的结合。 企业管理者可以把目标按阶段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在子目标的实 现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要采用适当的激励方式,以促进总体目标的实现。像微软公司对科技人员推行“内部企业家”制,高层关键科研人员拥有公司股票,成为内部企业家,有很多的自由, 也就会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对员工可引入绩效评价系统。目前,以绩效为基础的工资管理办法正逐渐引入国有企业,其特点在于不再根据工作时间来支付薪水,而是根据绩效指标来调整员工的工资。这些指标可能是全 的生产率、工作小组或部门的生产率、单位的效益或部门的生产品税率或整个组织的利润绩效。 从激励方面来看,由于职工的工资受到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