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人力资源管理 >> 组织设计 >> 正文

不裁员盘活人力资源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为了改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让人力资源更加有利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从总体上来讲有两种方法:一是“辞差引优”,辞退企业内部不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员,引进符合企业需要的新人才。二是“开发盘活”,也就是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充分开发、盘活,最大化的挖掘和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的潜能。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不少企业不能用“辞差引优”的方法,没有人员退出机制,面对这种情况,企业如何盘活人力资源呢?

  1、优化人员配置,实现人岗相宜

  对一个企业,即使每个员工能力都很强,并不意味着这个企业总体的人力资源能力就很强。人力资源的强弱并不完全取决于每一个员工能力的强弱,而且跟企业对所拥有的员工的配置情况有相当大的关系。如果配置合理、恰当,“三流的人”可能干成“一流的事”,反之,如果配置不合理、不恰当,“一流的人”可能只能干成“三流的事”。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般来说,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都没有达到最优状态。比如,企业在不断发展和变化,员工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原先合理的配置过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变成不合理了。因此,为了更好的盘活公司的人力资源,有必要从人员配置入手,根据公司的发展变化,及时对公司人力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实现最优配置。

  实现人员最优配置的根本就是要现实人岗相宜,即每个人都做自己最擅长、最喜欢做的事,每个岗位的工作都由最适合的人负责完成。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可以分四步走:

  (1)进行岗位分析。全面了解、获取与每个岗位工作有关的信息,并对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2)研究每个岗位的任职资格和胜任力模型。在岗位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充分研究该岗位应该配备什么样的人,更能创造出良好的业绩。包括:需要掌握什么专业知识?具有什么样的工作能力?这个人的性格特点应该是什么?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是不同的企业,由于组织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岗位,任职资格和胜任力可能是不同的,因此,研究岗位的任职资格应该从企业的实际出发,不能简单套用别的企业。

  (3)对公司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评价。对公司目前的各个岗位上的员工的能力和素质进行评价,充分了解每一位员工在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情况,并分析该员工能力素质与所在岗位的要求相匹配情况。

  (4)优化人员配置,实现人岗相宜。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与各个岗位需要的任职资格和胜任力的匹配情况,优化人员配置,做到人岗相宜,达成最优配置的目标。

  2、建立学习型组织,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员工的素质和能力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提升。当没有人员退出机制的情况下,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的根本就是要建立学习型组织,让每位员工通过学习来提升素质和能力。

  (1)员工的学习内容应该是全面的需求

  员工的学习方式有企业组织的学习,也有每位员工的自主学习。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方式进行学习,应该关注员工的学习内容。一位员工能力强弱,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员工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是专业技术能力的强弱。因此,员工的学习应该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综合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是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的学习。

[1] [2] 下一页

Tags:人力资源,组织设计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