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人力资源管理 >> 绩效考核 >> 正文

绩效管理的行事逻辑:农事规律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4、培训直线经理

  直线经理是企业绩效管理的主力军,如果直线经理没有真正掌握绩效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巧,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就不能被有效地调动起来,没有他们的参与和支持,绩效管理将面临巨大的阻力,再好的方案,再充足的准备,如果不能被直线经理有效地贯彻执行,也不会产生效果。

  所以,企业应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对直线经理进行绩效管理理念、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培训,必要的时候可以派直线经理出去参加有关绩效管理的研讨会,以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不断激励他们成为绩效管理的专家。

  只有直线经理们都成为绩效管理专家了,企业的绩效管理的实施效果才能更好。

  三、施肥和养护——绩效沟通与辅导

  美国绩效管理专家罗卜特•巴克沃先生这样定义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由员工和他或她的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下面有关的问题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

  ●期望员工完成的实质性的工作职责;

  ●员工的工作对公司实现目标的影响;

  ●以明确的条款说明‘工作完成得好’是什么意思;

  ●员工和主管之间应如何共同努力以维持、完善和提高员工的绩效;

  ●工作绩效如何衡量;

  ●指明影响绩效的障碍并排除之。”

  从这个简单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出绩效管理的实质:沟通。也就是说绩效管理的过程始终都是在经理和员工之间的双向沟通中进行的,它是经理和员工共同的利益,任何一方的单方情愿都将破坏其效果。在绩效管理中,沟通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整个沟通过程就像农民的施肥和养护,不断给绩效管理施加动力,补充养料,促进绩效管理不断得以深入开展。

  在绩效管理系统中,除了被广泛认识的绩效考核这个环节之外,之前还有绩效计划——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和绩效沟通与辅导这两个环节,之后还有绩效诊断与提高 ——绩效满意度调查这个环节,加在一起共四个环节,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系统。无论那一个环节,都需要经理和员工之间持续不断的沟通来保证完成。在这里,经理对待员工就像是农民养护庄稼那样,不断地通过沟通与辅导保证员工的绩效目标在预定的轨道上运行,不偏离方向,即使偏离,也能及时做出调整。

  经理应认识到绩效管理中沟通的重要性,以积极的态度主动与员工就工作保持沟通,并引导员工主动与自己沟通工作,随时与员工保持密切联系,不断对员工进行辅导,帮助员工提高自己的绩效能力,锻炼员工成为绩效管理专家。

  四、收获——绩效考核

  农民收割庄稼因气候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一年两季,有的一年三季。绩效考核也是这样,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企业基础管理完善,员工整体素质较高,考核周期相对可以长一点,半年或者一年考核一次,相反,考核周期可以缩短,一个季度甚至一个月考核一次都可以。

  当考核周期结束的时候,经理要根据当初与员工一起制定的关键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结合绩效管理过程中自己与员工沟通以及观察记录的信息资料对员工的绩效表现做出公开、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

  实际上,这就是绩效管理的收获季节。与单纯为考核而考核的行事逻辑不同,置于绩效管理系统之下的考核是对前一考核周期的检查和校正,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改进,而不是单纯为了惩罚错误。

  可以说,绩效考核是经理和员工共同进步的机会,双方通过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绩效的目的,这才是绩效管理所致力于达到的目的所在。所以,当绩效考核结束后,绩效管理并不是马上停止,也不是暂告一段落,而是进入绩效反馈环节,通过反馈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在前一阶段的成绩和不足,以便于在下一考核周期内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信,有了前期的松土、播种、养护等环节的精心努力,经理和员工们一定可以获得自己预期的丰收,绩效考核的结果将不会再是个意外,经理也无须暗箱操作,而是可以开诚布公地将考核结果书面通知员工并与员工做面对面的沟通,以帮助员工分析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帮助员工做出有效的调整,期待未来更大的成功!

  结束语:绩效管理作为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系统有其严格的规律性,我们在实施过程应当严格遵循,把农事规律作为绩效管理的行事逻辑,让农事规律帮助绩效管理得以有效实施!

 

 

上一页  [1] [2] [3] [4] [5] 

Tags:绩效考核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