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信息化的成效,孙华说,上海三菱全面推行信息化已经10多年了,在这期间,公司的管理人员没有增加,而产量几乎翻了10倍,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从20%的销售量提高到65%左右。产品的交货期从10年前的10个月,缩短到现在的45天,这些都与信息系统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我1992年进入三菱电梯有限公司,那时候是在情报室,就只有我一个人,兵也没有一个。没有网络,没有系统,没有软件,一共只有几台计算机,也就是打打字。”回忆起当初的日子,孙华笑着说。
因为电梯行业的数据比较复杂,属于配方式,一张设计图可以派生很多不同类型的产品。比如照明、材料、速度等参数发生变化,都会生产出不同的电梯。再加上那时候整个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不太成熟,想买适合的软件也买不到。同行业的公司大都是国外控股,大多是以生产为主,自己不需要开发系统,没有任何借鉴,上海三菱电梯只能自己开发PDM软件。
1997年,之前研发的软件系统都处于开始的起步阶段,只有一个买来的CAD系统,SAP系统还处于培训阶段。
上海三菱电梯根据企业的现状和发展目标,通过科学的论证,制定理论上成熟的、技术上可行的近期和中期的信息化规划,根据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资金分步分批实施。
在上海交通大学CIM所的技术依托下,提出了“上海三菱电梯CIMS工程”规划,并通过上海市CIMS专家小组的评审,上海三菱根据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并在上海市相关委办的支持下,如期完成项目规定的目标。
2003年上海三菱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第一期CIMS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并提出了“制造全过程的企业信息化”总体规划,并由上海市科委推荐,被列入国家863信息化项目。
这时,自主开发的电梯PDM系统也基本完成,接着孙华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主持开发了工程数据与其它系统的接口,实现了ERP、PDM、营销系统、车间底层控制系统的全面集成和数据共享。
推行企业信息化,资金和人才是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有了资金、有了人才就一定能够保证成功,为了避免在技术上走弯路,需要解决对信息化的科学认识,理解信息化技术的一般规律,制定科学的完整规划,正确掌握信息化的实施方法。接着,上海三菱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实现各应用分系统之间的信息集成,数据共享,形成完整的信息化体系。
企业在推行信息化的过程中,根据应用的需要有许多不同的信息化分系统,如果每个分系统各自为政,就形成了一个个互不联系的“信息孤岛“,独立的系统将成为推行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公司信息化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系统的集成,严格要求执行制定的信息化集成规划,推出了搭建统一的企业信息化框架平台的目标。
系统的集成分成二个层面,分系统内的集成与分系统之间的集成。
分系统内的集成主要是各子系统之间的集成,通过统一的编码和约定的数据结构实现信息的直接沟通,面向用户一个高度集成和封装各类应用软件的统一使用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