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搬用苏联模式发展经济的一大结果是,一方面中国在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国家主攻的工业化事业为推动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金;而另一方面,中国的技术创新进步缓慢,尽管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基地和市场,却缺乏对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而言更加重要的技术创新能力。“正如今天的中国,赫然成为世界制造工厂的时候,却没有相伴而生的经济利润”,沈国康摇摇头,“从苏联模式到北京共识,并没有整合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最优化选择。”
从工业化到新型工业化
从苏联模式到北京共识,中国制造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该如何摆脱历史话语和实践的漩涡?
作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企业,制造业在中国的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NP)的比重在40%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出口的比重一直维持在80%以上。尽管如此,从国际制造业分工的角度看,由于中国制造业大都在产业链的低端,缺乏核心技术,只能作为世界制造业的加工车间,赚取廉价的加工费。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而信息化更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作为制造业未来重要的投资方向之一,信息化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应对外界挑战的重要手段。制造业信息化将提高制造企业信息流的速度和质量,借助物流供应链管理软件、全面预算管理软件等企业管理信息化系统,改变传统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减少环节和管理层次,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快资金周转,能给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型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进入2008年,国家原信息产业部更换为工业与信息化部(MIIT),工业化与信息化开始融合。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中国制造业正在广泛开展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道路。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专家认为,工业化与信息化有机融合,对于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渗透与扩散,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在不同工业行业之间的优化配置,迅速提高制造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息化是‘北京共识’的注脚”,沈国康语出惊人,“信息化是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中国制造没有问题,但是信息化应当且必须贯穿工业化的整个进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抓住制造业的关键产业价值链,未来的中国制造和北京共识将无可厚非地载入世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