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企业信息化 >> 信息化战略 >> 正文

信息化能否助中国制造业安度寒冬?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8 eNet硅谷动力 王兴山 参加讨论

  制造业正面临一个集体的寒冬,而信息化现在已经成为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ERP则是其中的关键。

  由于对出口与投资的依赖,中国制造业虽然长期高速增长,但今后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可能阻碍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内的劳动力成本正不断上升,以广东为例,其工资标准已经上升到每人每月860元。此外,人民币升值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

  制造业面临寒冬

  国内制造业正面临一个集体的寒冬。今年上半年,有三分之二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一些工程企业在资金方面面临困境,甚至包括一些曾经辉煌一时的企业也不能避免。

  山东省制造业的现状,从烟台新光服装厂与东方海洋研究所身上可见一斑。新光服装厂是一家韩资企业,一千多人的规模,但现在只有三分之一的开工率。原来这家企业的利润率非常高,今年的指标是3%,但现在只有1.5%,而且它的利润率在烟台的服装行业属于A类。

  烟台的服装行业排了A、B、C三类,新光服装厂属于A类,可想而知B类和C类企业的情况。而且,成本还在持续地增加。另一家代表,烟台东方海洋研究所则是成功企业的典型,成功原因就在于通过创新提高了附加值。

  国内制造业逐渐走入薄利时代,而且面临全球化、集中化、信息化和服务化的挑战。去年底,IDC对全球的444家企业做了调查,其中包括134家中国企业。IDC总结认为,中国制造业整体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重视新收入和新产品开发;二是成本技术问题,属于增值技术,尤其在质量方面会优先考虑。现在很多国家要求中国产品质量要公开透明,外国一些质量监管部门要看到产品在中国生产的总过程和标准。这对中国的管理框架提出更高的要求,重点在质量方面。

  与此同时,也提出了对中国制造业的三个要求:一是缩短新产品的生产时间,要求快速反应;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改善需求预测。这三个方面都需要信息化的支撑,没有信息化的支撑,很难达到这三个目标。尤其在需求预测上,现在的供应链是越来越长,都是一个协同的作业方式,如何把需求预测准确,是影响企业效益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企业增长方式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通过低成本策略来获得竞争优势,第二个阶段是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通过投资机械和设备,实现工业化增长。第三个阶段,是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化。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除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之外,对中国企业谈到更多的是管理的创新和模式的创新。创新是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但是中国的大部分企业,毕竟在全球产业链里不处于最前端,原创技术有待进一步强化,所以中国的企业在管理模式的创新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间和发展的余地。像沃尔玛是零售商,它并不开发技术,而是用信息化发展营运模式。所以,中国的企业信息化成为实施先进管理理念以及模式落地的一个手段。

[1] [2] [3] 下一页

Tags:信息化中国制造业安度寒冬  
责任编辑:admin
相关文章列表
没有相关文章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