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知识管理 >> 案例交流 >> 正文

知识管理的IT实施思路

http://www.newdu.com 2009/1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一、引论

  当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增长方式从单纯的资源型、加工型,转变到增值型,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资源从物理性资源慢慢向虚拟性资源过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摆脱了一直以来以实物交换为主导地位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过渡到以信息交换来促进经济增长的方式。 传统的资产概念是指土地、机器、厂房、自然资源等实体性资产,企业利用这些生产资料产生利润。从经济学来角度分析,这种经济行为是收益递减的;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知识成为了新的生产资料,其明显的特征就是收益递增,表现为:

  首先,知识产品作为网络经济中的主要产品,它产出后可以零边际成本地大量复制传播,而每份信息中所包含的价值并不会由此而降低。

  其次,网络经济中,知识产品的成本表现为阶段性的固定成本,投入后产量可以无限增加,致使平均成本随着总产量增加而急剧下降,形成强烈的收益递增性。它体现了知识产品极大的价值增值潜力。

  其实,使得企业的价值得以有效提升的信息,也可以说是知识,总是以分散的方式存在于企业所雇佣的员工个体之中,所以任何集中的管理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信息得以扭曲,只能采用某种方式最大限度的来利用这些资源。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也存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新兴的知识型的企业,企业通过雇佣员工的头脑来创造价值,员工提供自己的技能,企业消费技能,同时员工也通过企业的成长来获得技能,企业和员工共同提升价值。但是在这种生产和消费中存在着隔离状态,如果没有一种好的沟通方式,在员工个体之间会造成信息的迂回流动,无形中增加了交易的费用,大量的资源在不能增加价值的过程中被浪费掉。

  知识管理的作用就是构建信息平台,沟通不仅仅是企业内部,还包括企业价值链上下游的生产与消费, 价值链上任何的生产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来进行物质上的虚拟,信息上的直接接触,减少不必要的中介环节,使得信息资源可以得到从充分的配置,提升企业的价值。

  二、 知识管理实施方案

  2.1.制度保证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物质商品已得到极大的丰富,市场竞争行为已经从卖方发展到买方,企业的经营理念也要进行调整,在过剩的经济市场中寻找短缺。在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企业只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知识管理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行为,它实则是企业经营理念的进步。基于知识观的企业战略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企业的特性,是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其可分为四个维度,即:技术知识,技术系统,管理系统,企业价值观系统。四者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核心能力的基础是知识,学习是核心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途径,学习能力则是核心能力的核心。由此可见,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战略性的要素和核心能力,基于知识观的企业管理是企业战略模式的转变。

  设立知识管理部门,是为了从制度上保证企业知识战略的实施,他负责制定企业内部知识的存储,分类,共享,发布,监控制度,并保障其顺利的运行。 知识管理的主体是人,人对于客体知识来说有两种作用,一种作为知识的载体,一种作为知识的创造者。从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说,什么样的人的人才最具价值,单纯知识的载体并不会产生价值,只有那些能够创新的人才能够成为价值的源泉。所以还要设立知识的激励制度,调动员工的创造积极性,发掘存储于个体中的隐性知识,使得员工乐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形成良性循环;同时还要加强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2.IT方案设计

  建立知识仓库:

  知识内部网中可以存放的相关内容包括有:

  知识资源(包括业务内容、积累的经验、内部电子化培训资料、人员资料以及业务管理用电子文 挡样式等); 新闻公告; 社群联系雷以及讨论专栏等。

  从系统设计层面来讲,企业的知识库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长寿的企业,必定十分注重自己行业经验的总结,注重积累,保持企业生命力的延续。企业的知识来源有很多种,可以是行业的, 媒体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和员工内部。其格式也是多种多样,书面的,邮件和各类的电子文档。知识库不仅存储着这些信息和数据,还存储的与之相关的事件,知识使用的记录,来源线索等。现有的数据库技术能够很好的完成知识库中资料存储的功能,以二进制字节的方式储存非结构化的文档,但是对于众多类型文档的搜索,排序,全文检索等功能的实现是一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采用“主题法”比较好,即采用人工编目的方法为文档分类,利用关键词来标示文章的属性,来替代全文检索功能。

  知识地图和视角:

  与复杂的知识来源相对应,知识地图是一种非常好的分类方法。它帮助员工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提供按图索骥的查找方式。但是知识地图是平面化的分类方法,而知识视角的作用是提供了一种纵向立体的知识层次结构。从使用者的角度,人们总是根据一个事物的特征来分辨某类事物,而一个事物有多种特征,知识视角正是表征事物的特征工具,视角可以表征多个资料,而对于某一篇资料,它可以有多个视角来对应,视角和资料是多对多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快速定位一个知识源。

  2。3。方案实施

  一般来讲,知识管理的导入推行需要经历认知、策略、设计、开发测试、全面导入以及维护评估等六个阶段。

  大体来讲,在认知阶段需要建立企业内部对为何需要导入知识管理,如何导入知识管理达成一致共识;在策略阶段,企业需要确定知识管理系统建置的发展蓝图,确定组织内适合的社群、确定对社群具有价值 的知识;在设计阶段,需要分析知识蓝图规划知识分类及属性,设计知识管理运作流程,规划系统开发软、硬件需求,规划社群运作机制并确定资讯系统运作所需的能力与功能;在开发测试阶段,需要开发知识管理 系统,进行知识导入界面的开发并进行系统测试;在全面导入阶段,需要进行相应的使用者培训并进行已有 知识的导入;在评估维护阶段,企业强化各社群的运作,在系统中持续进行知识上传管理、资料库品质管理 、文件内容归类管理、使用者登入管理以及知识分享的宣传。

  知识分享:

  知识的力量在于分享。当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创“劳动分工”理论时,社会的分工的划分便变得越来越细,分工的过细的结果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下降,人们沟通的障碍及知识结构的单一。当今社会,劳动的复杂性决定一项工作不可能由单个个体完成,只能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合作必然有沟通,而企业内部员工如果缺乏交流,成为了一个个单独的“知识源”,“信息源”,成为一种无序的状态,如何为企业创造价值?如果企业人员外流导致知识资产外流,大量客户关系或核心技术被带走,企业又没有预险机制,如何处理?知识共享,并不是没有代价的索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企业管理角度,共享可以使企业整体的价值得到最优。

  知识反馈:

  作为完整的知识知识系统,还应有一套完善的反馈机制。从管理理念来说,管理是一种闭环的运动,管理措施的结果反馈回来影响输入,使得系统的偏差变小,接近原先设定的目标,同样,知识管理系统也需要反馈来调整预先设定的管理目标,因此,反馈系统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反馈机制设立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从知识资产的角度来讲, 企业的知识资产包括三类:

  (1) 无形资产,包括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和组织管理资产。

  (2) 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指企业通过信息网络所能收集到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种信息。

  (3)智力资源,指企业所能利用的存在于企业内部员工和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中的各类知识和创造性地运用这些知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既然作为一种资产,就要发挥其创造价值的作用,而知识的更新速度如此之快,其也遵循价值规律,知识资产的收益递增的行为只可能发生在一定的时期,如果当这种“知识产品”过了“保鲜期”,也会像过期的商品一样便得毫无价值。知识管理系统要能够定期的“盘点”库存,实时了解企业知识产品的库存”情况,保证知识资产的价值。

  另外,反馈系统的设计还要考虑企业文化的取向。知识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由人来实现,它紧密和人联系在一起。知识是文化的载体,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实际是体现着企业文化的取向。知识型组织通常应具备以下的文化特征:

  1、尊重个人;

  2、鼓励创新;

  3、鼓励团队精神;

  4、相互信任;

  5、员工热于分享新知;

  6、持续学习与发展。

  企业的知识管理需要从人、资讯以及共享的文化等方面进行考虑,需要通过资讯技术来帮助进行知识的积累、创新和共享。

  企业管理者要从确切了解到相关人类的一些特征,如理想、价值、情感,以便发展一个更富概念化的知识管理,实施新的、灵活的技术与系统支持并使团体的实践成为可能;建立有利于共享信息和利益的正式、非正式的内部职员网络和外部个人网络。使组织信息库一方面能够被参与公司行为的组织成员所用,同时确保他们有能力和权利对变化的条件作出决定性的反应。

  笔者以为,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竞争行为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是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创新能力的竞争。知识是一种资源,资源的最大特征就是稀缺性,知识管理系统不仅能确保企业稀缺资源的保值,更重要的是挖掘企业人力资本,形成创新机制,延续企业的生命,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Tags:$False$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热点文章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