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平常所说的资源只是空间性资源,其实,除了空间性资源还有时间性资源。资源有两种属性,一种是空间属性,另一种是时间属性。
空间性资源指的是物。矿产、土地、工厂、机器,还有原材料、劳动者等等,这些都是物。劳动者是人,人也是物,是可以能动地改造自然的高级动物。
时间性资源指的是事。播种、收割、生产、销售,还有交友、开会等等,这些都是事。难道事也是资源吗!试想一下,假如没有播种哪会有丰收?假如没有生产哪会有销售?再联想一下,有些人之所以一举成名,就是因为办了一件绝妙的事。人类的财富既来源于物,也来源于事;没有事情发生,任何物都不会有任何价值。
人们之所以只把物称为“资源”而不把事称为“资源”纯粹是由于语言习惯。人们的语言习惯也有自相矛盾的时候,你看,“事物”这个概念也是用得极其普遍的。“事物”是由“事”和“物”构成的一个复合概念。之所以要把“事”和“物”并列起来,是因为“事”跟“物”一样重要,再说,两者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辨证关系。没有物就没有事,没有事也没有物。它俩本来就是亲兄弟,可人们在“资源”概念中把头一个给扔掉了,真有点令人遗憾!别管是否把事称为“资源”,这种资源都是客观存在的。要不,为什么人们总是既为物劳累又为事奔颇。
作为空间性资源,很多物都是有限的。正是因为这些物有限,所以才宝贵。物越有限就越宝贵。物稀为贵。能源、耕地、森林和水都是物稀为贵的典型例子。
作为时间性资源,很多事也都是有限的。也正是因为这些事有限,所以才宝贵。例如,上班就是一种事,人不能一天24小时总上班,所以它是有限的;开会也是一种事,人们不能总开会,所以它也是有限的。
事的有限性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始有限,二是结尾有限,三是过程有限。凡事不能总开始,只能有一次开始;凡事不能总结尾,只能有一次结尾;凡事不能没头没尾,总有一定的过程。
分析事的有限性是为了珍惜事。我们要珍惜事的开始,因为什么事都只有一个开始;要珍惜事的结尾,因为什么事都只有一个结尾;要珍惜事的过程,因为它就那么短。
人们对物有些是不能支配的,例如,你支配不了别人的房屋和土地;有些是能够支配的,例如,你可以支配自己的房屋和土地。当然,在不能支配与能够支配之间并不存在一条鸿沟,两者是可以转化的,要不,就解释不了财富关系的频繁变化。
像物具有不能支配和能够支配两种属性一样,事也具有不能支配和能够支配两种属性。每个人只能支配自己的事,不能支配别人的事。对别人的事你也许能够参与,但是不能支配。从道理上讲,能够参与也是一种支配,只不过是部分的支配,你只能支配你参与的那一部分。例如,你可以参加一次联谊会,但那个联谊会不是你举办的,你只能是一个参与者,因为举办者向你发了邀请。
别管能不能支配,事都会作为资源而存在,就像物一样。认识到这一点是很有意义的,意义就表现在懂得了珍惜事。我们要像珍惜物一样珍惜事,因为很多事都能给我们带来财富。我们要珍惜学习,珍惜工作,珍惜每一次相遇,珍惜每一次握别;要珍惜每一次实验,珍惜每一次谈判,珍惜每一次计划,珍惜每一次决策。我们要珍惜一切能够给我们带来财富的事。我们要留神事、关注事,要开发事、利用事。当然,最主要的是善于做事,就像善于用物一样。物有物理,事有事理。做好事的前提是掌握好事的规律。为此就要善于学习与思考怎样办好各种各样的事。
物是显性的资源,事是隐性的资源。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看见、摸着的东西都是物。人们往往重视显性的资源而忽视隐性的资源,这是一种意识缺陷。孰不知这种意识缺陷往往导致发展遗憾。有的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并不一定是由于缺了多少钱,而是由于过去少做的几件该做的事。
展望未来,人们能够支配的空间性资源越来越少了,而能够支配的时间性资源还无比丰富。有识之士已经开始热衷于经营事。办国际服装节、办汽车博览会、办出国旅游观光,这都是在经营事。搞策划的公司就是专门经营事的公司。今后我们会看到,经营事的产业活动将得到空前发展。
哪一个人不关心资源?哪一个企业不关心资源?哪一个地区不关心资源?既然都关心资源,那么就在关心空间性资源的同时也关心一下时间性资源吧!调整调整观念,转变转变意识,多关注一下对事的开发与利用。我们可能会发现:无限资源在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