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类的最大好处就是容易处理,容易分而化之,不同的类别采用不同的策略,既体现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科学观点,又不乏统筹处理的效率精神。
所以我们尝试着把知识进行一下归类,以做到对管理的内容胸有成竹。
分类原则 类别 含义
抽象程度 实践知识 通过实际执行、工作,而获得的较为直接的经验、方法、技巧等。
理论知识 利用科学、客观的方法,对实践活动进行分析、归纳后得出规律性、法则性的知识。
可呈现度 显性知识 可以用文字、语言、图形等表达形式清晰说明的,能够简单传承的知识。
隐性知识 高度个性化,存在于人的头脑中的经验、创意、联想等,难以正式化的知识。
存储单位 员工知识 掌握在员工个人手里,经验、习惯、技能等知识内容,员工可以带走的知识。
组织知识 组织的流程、规则、文化等,属于固化于组织内的知识,单个员工无法带走的知识。
产生环境 内部知识 组织内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
外部知识 组织面对外部环境,竞争对手,客户等所产生的知识。
知识用途 Know-what 描述性知识,知道是什么,用于描述事实、概念、组成与结构的知识。
Know-when 情境性知识,知道在什么情况和背景下做出选择的知识。
Know-why 因果性知识,知道前因后果关系的知识,解答为什么的知识。
Know-how 程序性知识,知道如何处理事件的流程、步骤和方法,解答怎样做的知识。
Know-who 人际性知识,知道事件的人物关系、特点,解答找谁做的知识。
Know-where 地域性知识,知道事件发生地点、环境,解答在哪里的知识。
Know-with 关系性知识,知识与其他事件的关联关系,解答什么和什么结合的知识。
个人认知 知道自己知道 属于自己已经明确知道和掌握范畴的知识。
知道自己不知道 属于自己确定完全不了解的知识范畴。
不知道自己知道 属于自己都不晓得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但实际已经在运用的知识。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以为自己知道,实际并不深入明白和理解的知识。
字串3
了解了以上知识的主要分类形式,深入观察不难发现,不同的知识分类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僵死固化、泾渭分明的,分类与分类之间是可以进行相互接触、相互转化的,逐一看来:
抽象程度:实践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关系
所谓实践出真知,从多个实践经验中经过总结归纳,就可以得到更为抽象、简洁的规律理论,这也是大部分理论知识的来源。
理论指导实践,利用前人已经总结好的理论知识,套用分析、进行预测判断,从而选择较为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处理,这就是演绎,把理论应用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