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竞争风起云涌,使得商家常常把商场当作战场看待,这固然有道理,但是如果从我国的兵法中汲取经营之道,仅仅把古代兵法理解成《孙子兵法》,那就有失片面。其实,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著名兵书中还有一部叫做《司马法》,它似乎更得传统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在市场竞争出现竞和关系,需要强调规则意识的时候,体现着史前军“礼”精神,崇尚武德观念的《司马法》就更值得一读。
《司马法》大约成书于春秋末期。“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史记•司马穰苴列传)汉代对《司马法》非常重视,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土”。(见苟悦《申鉴•时事 篇》)司马迁称《司马法》“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东汉以后,曹操等人的著作多以《司马法》为重要文献资料而加以征引。晋唐之间,杜预、贾公彦、杜佑、杜牧等人也多以《司马法》为自己立说的根据。宋元丰年间把《司马法》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颁行武学,定为将校必读之书。在《司马法》现存的五篇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殷周到春秋时期的军制以及那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其中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崇尚军礼精神和武德观念。难怪《汉书 •艺文志》把此书列为礼类,称之为《军礼司马法》。这就有助于我们克服一个偏见,既把兵法当作“诡道”,似乎完全可以无视规则,以纠正在市场竞争中对兵法的误读。
《司马法》第一篇“仁本”是全书的总论,揭示了兵法之魂。“仁”不仅要在自己内部实施,而且要施之与敌方,“不加丧,不因凶,所以爱夫其民也;冬夏不兴师,所以兼爱其民也。”意思是说,不乘敌国举丧用兵,不乘敌国灾年攻伐,用来爱护敌国的人民;冬夏两季不兴兵,是兼爱敌我双方的人民。《司马法》将这称之为“战道”。打仗的时候要讲究“六德”:“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是以明其理也;不穷不能而哀怜伤病,是以明其仁也;成列而鼓,是以明其信也;争义不争利,是以明其义也;又能舍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终知始,是以明其智也。”要求自己的将士进入敌国之后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入罪人之地,无暴神祗,无行田猎,无毁土功,无燔墙屋,无伐林木,无取六畜、禾黍、器械。见其老幼,奉归勿伤。虽遇壮者,不校勿敌。敌若伤之,医药归之。”把这些精神用在市场竞争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规则意识。打仗都要讲究武德,市场竞争怎么能不遵守规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