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营销管理 >> 品牌管理 >> 正文

城市品牌化的战略规划与执行:品牌管理方法论的七要诀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城市品牌化,比之一般的企业或产品的品牌化,其组织和制度的考验往往更为直接。因此,成功的城市品牌化,必须要有坚实的组织和制度支撑。在前沿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总结出城市品牌管理的方法论,简称为城市品牌管理的“七要诀”,供我国城市营销者参考。

  一、制度保障,分层管理

  城市品牌的战略规划和执行,必需要有明确的组织制度和领导模式才能得以持续的贯彻。一般而言,政府宣传部门负责统御性品牌的设计、规范和管理,而各分类城市产品的营销部门(如旅游、投资、开发区等管理机构等及相关的社会团体)则分别负责分类城市产品的营销规划和实施。其中,品牌管理发挥着形象协调的作用,市政首脑(市长)往往担当最高协调人的角色。在具体的品牌推广执行上,这种协调虽无强制色彩,却并不失组织协调的有序性。

  香港已初步建立了统一领导和多元协调并举的城市品牌组织管理机制,取得了卓著成效。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和政府新闻处(特别是其外地公共关系科下属的香港品牌管理组),是香港城市营销的核心领导机制,承担城市品牌管理的协调功能。新闻处的宣传及推广科、外地公共关系科重点负责香港城市品牌的管理和推广,监督城市品牌在具体城市产品中的应用。而香港的其它城市营销组织(如投资推广署、旅游事务署、旅游发展局等等)则根据香港特区的发展使命、愿景以及香港的营销目标,特别在城市品牌核心价值和应用规范的指引下,分别在投资促进和企业服务、旅游促进和开发、市民沟通和雇员服务方面规划和展开城市品牌推广工作。在管理运作中,香港创业投资类城市品牌推广的重大事务,由财政司司长决策;旅游、文化及人居类城市品牌推广的重大事务,由政务司司长决策。而所有城市部门及城市产品涉及香港品牌(价值定位、标识规范的使用等)协同性的重大事务,则均由政务司司长负责协调和决策。

  我国内地城市在品牌组织和管理方面虽也在进行多方面的创新和尝试,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政府新闻宣传部门,应从制度上进行创新,加大公共关系、城市营销、城市品牌管理等方面的职能。值得关注的是,2005年深圳市政府成立了公共关系部,负责与市民进行有效沟通,可说是内地城市形象管理制度创新的一个先声。

  二、严格规范,保护监督

  城市品牌的设计和管理,特别是城市市徽、定位陈述、主题口号等的视觉识别(VI),应该严格遵循专业规范,并且予以注册保护和监测管理,以充分体现城市品牌的特质和精神。

  在2003年初,大连、珠海、连云港等城市都喊出“浪漫之都”的城市品牌定位,但只有大连捷足先登,依据有关法规对大连城市旅游品牌“浪漫之都”进行注册。2005年初,沈阳确定“活力之都”作为城市形象定位语并经国家工商总局服务商标注册成功,随后市旅游局又成功注册了“活力之都”的互联网中文域名。温州抢先注册了通用网址“时尚之都”,一时间又激起如何保护与抢注城市网络名片的热门话题。姑且不论诸如此类的城市品牌定位描述是否合理性,但这种行动本身就表明我国城市品牌管理的保护意识已大大增强,正在步入理性和规范的轨道。

  当然,目前对城市品牌形象资产的规范和保护,还应进一步超越文字表述的专属权。事实上,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名称、形象定位、主题口号和理念识别等的视觉规范,即标准构图、标准字、标准色等规范系统,能更好地传达城市理念的内在精神,给人以强大的视觉触动。相关的标识(LOGO)设计通过广告、刊物、宣传册、办公用品、交通工具、服装等媒介来传达城市的形象信息,可极大增强城市的品牌效应。特别是当这种LOGO或VI是城市最高层次的统御性品牌(umbrella brand)时,其品牌建设的意义就更大,也更有价值。2006年1月,备受市民和外界关注的重庆形象标志正式发布,“人人重庆”图案成为重庆的崭新标识。与此同时,重庆形象广告片及形象专题片也正式推出。这不仅标志着重庆市基于专业规范的城市品牌化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同时开创了我国内地城市超越城市旅游品牌、打造城市统御性品牌之先河。

  三、任务一致,目标细化

  如前所述,城市品牌事实上是围绕城市识别(城市核心价值或城市精神等)建构起来一组品牌关系。于是,城市品牌化的任务,也可以描述为一个目标体系,包括总分品牌的关系、品牌精神的落实。要尽可能细化到子品牌的开发和维护等具体的执行层面,才可能建立战略和战术的有机关联,同时也有利于品牌管理绩效的评估和控制。

  成都曾有多个城市主题定位,包括“国际大都会”、“熊猫故乡”、“休闲之都”、“天府之都”、“美食之都”、“成功之都”、“多彩之都”以及曾倾力打造的“东方伊甸园”等等。然而有关促进成都旅游的一项专项调研指出成都定位表述太多,城市品牌飘忽不定,应该准确定位成都的城市形象,并提出应着重打好“天府之都”、“休闲之都”、“天府锦城”这3张城市名片足矣,因为这3个主题体现了成都的地脉、文脉和现代文化时尚特征,能够调动不同部门的协同积极性,所以应加以推广、宣传。 这一研究体现了成都对城市品牌认识的深化,但问题在于研究和建议仅出自城市旅游的视角,还不足从整体上反思成都的城市品牌化得失。成都品牌化真正的挑战是要区分旅游、产业和人居等不同的城市子品牌,检视其是否符合城市的核心价值和独有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机构、不同部门对总的和相应的城市品牌的建设推广规划。城市主题、“城市名片”作为传达和沟通城市品牌识别的工具,同时也是分众传播的工具,一般来说多几个甚至十几个是很正常的,重要的是主题、名片要合理、要准确。

  四、投资保育,杠杆发力

  以央视广告构成来看,其中仅在黄金时段的城市形象广告就有几十家之多,可见城市在形象宣传方面的投入是越来越大。但需要强调的是,城市品牌化工作,特别是其中基础性的战略规划工作,更需要基本的预算安排,这同时也是城市品牌化组织能力的重要保障。现在各城市招商引资都非常重视引入战略投资者。事实上城市最重要的战略投资者就是城市自己,就是说,要对城市品牌进行战略性的投资。这种投资,应能获得更大、更深远的回报。而那种战略思维支持、草率的城市形象宣传或短期促销,不能说没有一点效果,但基本上注定是一种“浪费战略”。因此,应该站在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把城市品牌作为城市的重要资产来进行投资和保育。此外,城市品牌化投资的战略意义,还体现在这种投资如同提供了一个支点,能够帮助城市管理者撬动城市多渠道的投资(政府、社团、企业等),藉以强化城市品牌化工作的力度。

  “香港品牌”从调研到设计投入900万巨资,香港专业化的城市品牌建设也肇始于此,其后香港品牌推广取得的实绩和所收到的赞誉,证明这笔投入是正确的,取得了丰厚的回报。相比之下,内地城市的营销投入就显得有些盲目。比如早在2001年,某市为推广其城市旅游在央视上做广告就投入千万之巨(其中市政府出资500万,景区出资225万,旅行社各行业出资200万,各宾馆饭店出资300万),该市由此成为首批在央视上打广告的城市。后来城市广告热骤起,各城市投资更多,但实际上在城市品牌方面有所斩获的却寥寥无几,殊为可惜。

[1] [2] 下一页

Tags:品牌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