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时代,企业家的精神家园,帮助中国企业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取得成功。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网站通告:

管理实务

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经济管理网-新都网 >> 管理实务 >> 营销管理 >> 品牌管理 >> 正文

中国式并购何时才能学会外国式并购的不折腾 (1)

http://www.newdu.com 2009/10/6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外国式并购”的特点

   相比较中国式的企业并购,外资品牌并购的经验,也许能给予参考。例如法国SEB并购苏泊尔,就是一个给予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好案例。

   苏泊尔(002032),200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7893.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46%;实现主营业务利润55,666.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82%;实现利润总额14881.1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39%;实现净利润10221.04万元,比上年同期上涨47.64%。

   法国SEB集团始创于1857年,是目前世界炊具与小家电领域的知名企业,旗下拥有炊具、厨房电器、食品饮料加工、个人护理和家居电器等五大类、十多个世界著名品牌,雇员人数15000多名,年营业收入超过24亿欧元,产品行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美洲及其他许多地区享有盛誉。

   为此,只要将苏泊尔年报与法国SEB简介细看一下,就可以得出外资品牌在并购的以下结论。一是肯定不会出现中国式企业并购的“蛇吞象”现象,也不会出现并购非良性企业。其所指就是每年的企业赢利空间,还填补不了并购企业的亏损,甚至是企业资产还不如并购企业的大,这样的情况,对于企业重组时,将会出现很大的风险;二是外资品牌在并购时,十分注重所并购企业的业绩状况与市场发展情况。不仅是现今企业的业绩要良性,而且所处行业的地位都是十分牢固,并且只要注入新的资源时,很容易将产业打造成垄断行业,并能谋取长久以及更大的利润,而不是看那些品牌、渠道呀,那些虚有资产;三是外资品牌在并购时,不会求大求全,而是求专求精,选中企业不管是从行业、产品以及企业自身都是潜力股。好比苏泊尔品牌大吗?法国SEB看中的是其现有的市场地位,行业发展前景,都具有很大的潜力;四个外资品牌在并购时,偏重于新生行业、新生品牌,这样利于企业重组及盘活,也会杜绝在重组时,出现文化相斥、管理相背的现象。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曾用一段老鹰论,形象地比喻过外资品牌并购策略。很多外资品牌都像空中飞翔的老鹰,时时刻刻盯着中国大地上各行各业的新生小鸡,只要碰到机会就会冲天而下,叼离而去。而中国众多行业的新生品牌,就是这样一个个被叼离而去。例如涂料第一品牌的华润、电工领先品牌的朗能等等众多优秀企业,都被外资品牌收入禳中。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路在何方

   联想并购IBM产生的业绩下滑,不仅引起业内的震动,也让中国式并购、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显得扑朔迷离。那么中国企业国际化的路在何方呢?

   中国企业现在究竟要不要国际化,这是中国企业发展的一个命题。

   笔者认为中国的企业,应该理性对待的国际化进程,据笔者所调研的一些企业,中国企业大多还是处在“肾虚”状态,也就是外强内弱,外面看似强大了,其实企业的内部管理、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等等,都没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放在这方面。而这种企业内部管理的国际化,相比中国企业通过收购海外企业迅速实现的国际化,此策不仅为上策,并且付出的代价也极小,况且就算效果不好,也夯实了企业的基础。

   其次,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一定要杜绝虚荣心,不要抱以政治目的,来实施企业国际化进程。在上世纪80年代,在股市和楼市泡沫的激励下,日本经济一片繁荣,很多日本企业手中握有大量的现金,由此在自信心方面也产生了泡沫,再加国家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去。当时在这种“双条件”的刺激下,日本企业在海外做了无数的收购,事实证明这其中大部分的收购都是非常失败的。

   再者,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要向日本的丰田、深圳的华为企业学习,先靠自己的产品到海外去打市场,实现有机的增长,而不要轻易去收购一个企业。例如华为,至今还没有在海外收购过一个大型同类企业,而是靠自己的销售人员,去逐步建立销售网络,打开国外市场。这样的国际化策略,不仅在海外扩张的成本,相比TCL和联想要低很多,并且效果也特佳。

   【作者简介】洪仕斌,江西省余江县人,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产经评论家!hsb1107@tom.com

 

上一页  [1] [2] 

Tags:品牌管理  
责任编辑:admin
请文明参与讨论,禁止漫骂攻击。 昵称:注册  登录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隐私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