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当代经理人》发表了一篇题为《潘刚的底牌》(以下简称《底牌》)的长篇报道。报道发表后,蒙牛员工反应强烈,认为文中一些记述与事实严重不符,容易在广大读者中造成误解,特委托我作一些澄清。
1.关于纳税问题
在《底牌》一文中,伊利负责人好几次强调“我们每年上缴的税收是第2名的4倍”。
不清楚这里的“第2名”是指谁?因为从2007年上半年的乳业年报来看,蒙牛实现销售收入100.2亿元,伊利实现销售收入93.5亿元,蒙牛超过伊利近7亿元——乳业“第2名”不是别人,恰恰正是伊利自己。
再从2007年上半年的纳税情况来看,如果加上个人所得税,蒙牛比伊利多纳税239万元(详见下表)。
2007年上半年税金缴纳情况(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蒙牛 伊利 比较 原因分析
1 所得税 1487 9142 -7655 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
2 增值税 40310 47265 -6955 1.产品结构不同影响4440万元;2.伊利待抵扣税金增加,人为提前多预缴2515万元
3 其他税金 2129 4904 -2775 外商投资企业免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
4 个人所得税 17624 - 17624 代扣中国蒙牛股东出售股权个人所得税
5 税金合计 61550 61311 239
但从写《底牌》的记者在某一处不小心所露的“是蒙牛的4倍”的字样来看,这“第2名”主观的本意就是想指蒙牛。只是,已与事实严重脱节了。
从2006年的经营数据来看,蒙牛纳税7.88亿元,伊利纳税10.32亿元,蒙牛是比伊利少一截。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一是从“同比”角度看。每个新生企业几乎都曾经历过政策优惠期(可以把这个时期比作企业的“吃奶期”)。拿伊利来说,前8个年头连公司的躯体都是国家投资的,更别说税收方面的优惠了,而且那时多为针对伊利一家企业的“个别优惠”。而蒙牛在前8岁里所享受到的主要税收优惠,就是合资企业的“两免三减半”,并且这是国家针对所有合资企业的“共同优惠”,并非“个别照顾”。
从1999年至2006年,蒙牛销售收入年均递增率为138.2%,而税收的年均递增率则高达158.2%。预计到2007年底,蒙牛累计纳税额将突破30亿元——在企业成长的前9岁里实现这个数,无论在乳品行业还是在其他产业,都是罕见的;伊利在最初9年里,总纳税额连3千万元都不到(当然,这里有一定的物价变动因素)。
二是从“细比”角度看。蒙牛与伊利的产品结构不同,因此所享受的税收优惠也不同。蒙牛产品结构中,低利润的纯牛奶比例大;伊利的产品结构中,高利润的乳饮料和奶粉的比例大。纯牛奶相当于用一斤原奶做一斤鲜奶,乳饮料相当于用一斤原奶做三斤饮料;而国家为了鼓励企业为奶农多卖原奶、为消费者多产纯奶,对纯牛奶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国家为什么进行税收优惠?就是因为愿意这样做的企业不多,所以才需要鼓励。蒙牛响应国家号召难道也错了吗?做别人不愿做而对广大农民有利的事难道也错了吗?伊利口口声声说自己产品结构多么合理,说白了,其本质就是在少收奶的情况下还可以多做产品、多赚利润。
事实上,在剔除不可比因素后,蒙牛的各项税负率均高于伊利(见税务部门的报告:增值税负率,蒙牛高于伊利;液态奶税负率,蒙牛也高于伊利)。
【资料】蒙牛集团与伊利集团2006年税负对比分析报告
以下材料根据税务部门的有关报告摘编。
一、集团整体税负对比分析
2006年度蒙牛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24,636.78万元;共缴纳各种税金78,809.49万元。
2006年度伊利集团实现收入1,633,898.58万元; 共缴纳各种税金103,209万元。
蒙牛集团比伊利集团税金少缴纳24,340万元的主要原因是:(1)2006年伊利集团应认证而未认证的待抵进项税1.84亿元;(2)在奶粉这一品类中,伊利公司比蒙牛多销售约20亿元,因奶粉的产品结构造成的不可比税收差异是1.1亿元,两项不可比因素合计2.94亿元。剔掉两项不可比因素,蒙牛比伊利多交税收5060万元。
二、本部增值税税负对比情况分析
2006年蒙牛集团本部纳税总额41,504.69万元,其中:增值税25,901.3万元, 所得税845.55万元、其他税金14,757.84;2006年度伊利集团本部纳税总额 48,378 万元,其中:增值税27,691万元、所得税11,669万元、其他税金9,018。
1.所得税对比分析
蒙牛集团本部2006年度的利润总额79,080.08万元(其中:权益法下投资收益63,376.9万元),所得税845.55万元。
伊利集团本部2006年度的利润总额45,972万元(其中权益法核算投资收益34,992.92万元),所得税11,669万元。
蒙牛的所得税较低主要是由于享受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减免政策,液态奶四期工程从2005年开始“两免三减半”减免政策,2006年享受所得税免税965.09万元、非四期所得税减半免税1,297.79万元、国产设备抵免所得税452.24万元所致。
2.增值税对比分析
经核实蒙牛集团本部的增值税税负率为1.85%,2006年交纳增值税2.59亿元。
伊利集团本部待摊费用较期初增加8,730万元,主要是由于未认证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而蒙牛集团本部的进项税全部认证,剔除此项因素后,伊利集团缴纳增值税为18,961万元,税负率为1.42%,较蒙牛增值税负率低0.43%。
三、液体奶事业部税负分析
2006年度蒙牛集团本部液体奶收入1,304,994.43万元,在总收入中占93.21%,实现增值税21,497.20,税负率1.61%。
2006年度伊利集团本部液体奶收入1,039,254万元,在总收入中占77.62%,实现增值税24,399.79,税负率2.35%。其中本部回购销售子公司产品收入900,439.71万元,实现增值税17,441.79万元,自产产品的增值税税负率为5.02%,回购产品的税负率为1.94%。蒙牛液态奶本部税负率比伊利低0.74%,主要是由于伊利总部的留抵税金8,637.12在汇总纳税时抵扣导致税负虚高,剔除此项因素液体奶纳税为15,762.67万元,伊利集团液态奶事业部本部税负率实际为1.51%。低于蒙牛0.1%。
这里有一个特殊现象,不管2006年,还是2007年,伊利都存在“应认证而未认证的待抵进项税”——我们第一不清楚它为什么不及时认证?第二不清楚它是否还会补认?作为香港上市公司的蒙牛是及时认证了的,因为香港上市公司规则之严厉在全世界都是闻名的,表现在纳税问题上,就是“少缴不行,多缴也不行”,没有任何“弹性”——蒙牛如果少缴税,老板会坐牢;如果多缴税,公众股东会起诉。
2.关于“财散人聚”问题
《底牌》对牛根生先生“财散人聚”的观念也作了评价。
文中对“散财”符不符合“企业原则”的讨论,事实上是跑了题的。因为牛根生先生是“散个人的财”,而非“散企业的财”——他在伊利尚且如此,何况在蒙牛呢?
在担任蒙牛总裁期间,牛根生先生将自己每年80%的年薪散给了大家;在蒙牛上市后,牛根生先生又将自己和家人所持的蒙牛股份全部捐到了“老牛基金”。到2007年9月,牛根生先生和家人所捐股份的市值已经突破50亿元。
而“老牛基金”是干什么的呢?其宗旨是“发展公益事业,构建和谐社会”,具体用途为“三个面向”:面向教育事业,面向医疗事业,面向三农事业。
大家知道,潘刚先生是从伊利公司刚刚享受到市值超2亿元的股份期权的人,而牛根生先生是向社会公益事业捐出市值超50亿元的自家股份的人……所以,潘刚先生所提出的“谁把更多的钱拿来支持国家”这一议题确实值得深思。
众所周知,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税收责任”、“道德责任”与“慈善责任”等。其中,“税收责任”是最初级的,是一种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如果该纳的税不纳,不管是谁,都是要进监狱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纳税光荣,但丝毫不应成为炫耀的资本。
更何况,2007年上半年蒙牛的纳税总额已经超过伊利了呢!
或许潘刚先生有一天会将自己从公司刚刚取得的价值2亿多元的股份捐献给国家,体验一把牛根生先生的捐股境界,那时候,再来谈“谁把更多的钱拿来支持国家”这一问题,可能更具说服力。
3.关于“第一品牌”问题
《底牌》引用了一个并不权威的品牌机构的评估数字,以偏盖全地“扬伊贬蒙”。
其实,现在的品牌评估,正规的有,不正规的也有,所以,任何品牌机构的评估,都只是个参考数字罢了,谁也不会“拿根鸡毛当令箭”——当“令箭”也无妨,但一定要客观、全面、权威。但是,写稿的记者偏偏就“忘记”了引用另外6则来自正规机构及消费者评选的品牌评估报告(见下文“资料”)。
不过,话说回来,“忘记”了也无妨。究竟谁是中国乳业第一品牌,不是哪个机构说了算,更不是哪个记者说了算,而是消费者说了算,市场说了算(2007年实际赢得的消费选票的不同,比“评估”更能说明问题);品牌是在消费者的心中,而不是在哪个品牌机构的评估数字中。
【资料】蒙牛被评为中国乳业第一品牌
一、2005年,网络杂志“名牌频道”(全球惟一一家提供品牌资讯的网络杂志)通过全球范围内99个国家、超过2500位品牌专家及大批读者在线投票,评选出他们心目中的2005年全球品牌,蒙牛入选亚太区的品牌排名榜前50位,成为中国唯一获选的乳品企业。
二、2006年首届“亚洲品牌500强排行榜”日前在香港会展中心揭晓。蒙牛位列排行榜第171位,并跻身亚洲乳制品品牌前3名(前两名为日本的明治和养乐多)。
该活动由亚洲国际名优品牌认证中心、国资委研究中心、全国青联国际项目合作中心、中华工商时报等共同主办,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品牌入选。
三、2006年,国家统计局在人民大会堂向社会发布了中国大企业集团首届竞争力500强名单。其中,蒙牛集团排名第11位,位居我国乳制品行业第一、内蒙古自治区大企业集团第一。
四、2007年1月29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联合发布了国内惟一对企业进行全方位道德评价的《企业公众形象报告》。在全国600多家参选企业中,联想、蒙牛、海信三巨头力压群雄,位列三甲,与招商银行等共25家企业荣获“2006最佳企业公众形象奖”。
五、2007年1月17日,中文互联网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网络年度评选“新浪2006年网络盛典年度评选”在北京长安大戏院落下帷幕。在近两个月的投票时间内,百万网民通过互联网评选出了包含新闻、时尚、文化、财经等方面的五十多个奖项。其中,首次设置的“2006年度最具影响力品牌”争夺最为激烈,最终,中国乳业的领袖品牌“蒙牛”与IT业翘楚“联想”获得最多票数,双双荣登榜首。
六、2006年,《财富》杂志首次发布“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排行榜,海尔、联想、宝钢、蒙牛名列前四位。
类似这样的评估,举不胜举……
4.关于“打天下的好汉”问题
《底牌》一文对蒙牛的领军人物也有一些非常不妥的评论。
事实上,伊利历史上“打天下的英雄”不是别人,正是郑俊怀、牛根生、卢俊、杨桂琴、孙玉斌、杨文俊等创业元老。伊利液态奶业务的第一个起源是1983年以孙有亮为厂长、牛根生为车间副主任(代车间主任)的牛奶供销加工厂所生产的消毒牛奶;第二个起源是1996年以杨文俊为创始人的灭菌奶业务。而伊利雪糕业务,众所周知是由牛根生、孙玉斌、邱连军等一手做大的,这也是伊利发家的根本。
对于这些“打天下的英雄”,后人不“感恩”也罢,但实在不应该“感仇”。
5.关于“不想过早成为孤独的舞者”问题
《底牌》一文说,潘刚表示“不想过早成为孤独的舞者”。从蒙牛目前超过伊利的现实来看,潘先生已经不折不扣地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当然,在发出这一诺言前,其实蒙牛已经超过了伊利,这就多少透出点“无奈”的色彩。
其实,蒙牛的感想更进一步,它不仅“不想过早成为孤独的舞者”,而且“永远不想成为孤独的舞者”。
牛根生早就说过:“草原品牌是一块,蒙牛伊利各一半”,“在马拉松式的企业长跑中,时而你领跑,时而我领跑,任何一个企业过于领先都不一定是好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在蒙牛,不管是过去的总裁牛根生,还是现在的总裁杨文俊,都对员工讲过一个意思:“我们只讲伊利的好话,不要讲伊利的坏话!”他们既没说过老郑的不好,也从来没听他们讲过潘刚的坏话。
今天,我的一些言论也许属于牛、杨所说的让人觉得“没水平”的范畴。但我的初衷还是好的:第一,蒙牛品牌不能受到伤害,它不只是“自己”,它还关系到3万员工、30万物流销售大军、300多万奶农及千万股民、亿万消费者的共同利益,在微词面前,人们普遍认为“沉默就等于默认”,所以,不能不给个说法。第二,我没有忘记中国乳业“窝里斗”的耻辱——三年前爆发的“未晚事件”(中国新闻史上涉案金额最高、波及媒体最广的假新闻诽谤案)——为了防患于未然,我们还是打个“防疫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