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制胜:将技术植入中国产业
当我亲身经历英特尔投资25亿美元在华兴建第三座工厂,并且创下中国吸引外资新纪录,我不仅感慨万千。一切恍如昨天,英特尔来到中国已经22个春秋,我们在中国已经安家落户。英特尔与中国一起走过从前,不仅息息相关,而且生生不息。
22年间,中国的市场乃至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急剧变化,不仅史无前例,而且翻天覆地。英特尔不仅见证了这些巨变,更是亲历了这些巨变,而且参与了这些巨变。在这些激动人心的巨变中,英特尔只是千百个变量的一个元素。
一切都变了,一切正在变,英特尔也因变而变,但惟一没变的是我们在中国的战略定位。22年前,英特尔来到中国之初,曾经对自己在中国市场有一个明确而清晰的定位。历经22年,我们惊讶地发现,我们对中国的最初定位却始终未变。这真是一个奇迹。
一些深刻的中国记者在研究英特尔中国成长史时,他们发现了这一不变的恒定,并将此归结为英特尔对中国的“前瞻性远见”。
其实并非如此,在20年前,中国市场对于所有的跨国公司就像一个谜,我们因为不熟悉而不可能预测,如果有一点先知先觉的意味,那就是源于英特尔的恒久价值观,我们以基本原则普适于全球市场,以不变应万变。这看似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也是最朴素最有效的途径,当一个企业正确的价值观在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新价值并持续迸发新动力,我们才会感知企业的使命与愿景的威力巨大。
从一开始,英特尔赋予中国市场的战略定位就是,把中国需要的先进技术带入并扎根于中国。这是由Intel的本质所决定的。英特尔永远是一个技术公司,它的终极使命就是用最先进的技术去改变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这一价值观与生俱来,不仅在中国的22年来一直没变,在英特尔近40年的发展历史中也一直没变,已经成为Intel的一个信念,由来已久并创造未来。
这一战略定位进一步清晰而明确:英特尔将先进技术植入中国产业。通过技术的引领性与推动力在中国建立起来整体产业生态链,从技术引入到技术转换,以协同中国产业成长来实现最终落地。并且,以本地企业的强大作用形成本地市场上的广泛应用,将英特尔的技术变成一种中国的生产力,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这个战略定位在中国一直未变,而且非常成功。我非常喜欢“植入中国”这个概念,它不是把一项技术成果带入中国一次性使用就完了,而是让英特尔掌握的技术种植在中国产业,一年又一年地开花结果。英特尔技术若想植入中国,所需的阳光雨露就是中国的政策,所要扎根的土壤就是中国的产业。
英特尔将技术植入中国产业,这一战略定位今天看来是英明的,但当时做出这样的抉择不是靠“心中有数”,而是靠“胸有成竹”。我所说的“心中有数”,是依据对中国市场的数据分析与量化预测来做判断,如果以当时的数据分析可能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回想当初,英特尔技术若想存活于中国,其实有两块土壤,一块土壤是中国的市场,另一块土壤是中国的产业,两者之间的选择既是策略的选择,又是战略的抉择,因为它影响着不同的合作模式,进而决定着我们在中国的战略定位。如果英特尔技术的推广应用立足于中国的市场,在当时中国的状况下既直接又简捷还实用。我记忆犹新的是,1995年在中国市场上DIY还占50%以上份额,英特尔当时的现实选择是尽快与中国的渠道商建立广泛合作,把芯片产品源源不断地直接输入中国市场。但英特尔最终的战略重心还是定位于与中国产业合作。
这是基于对中国总体的前瞻判断。我印象深刻地记得当时抉择的两个充分条件:第一,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本国产业,在政策上肯定支持英特尔扶植中国厂商的战略;第二,中国新兴的家电产业的崛起也将在PC产业完全重演,在我们制定中国战略时,国产家电品牌取得优势而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
如今,英特尔在中国投资已达38亿美元,而中国成为英特尔全球第二大市场。这是22年前在中国设立一个小小办事处时,英特尔不可想像的。然而,正是英特尔坚定地与中国产业完全彻底地合作,相依相伴中国IT产业共同成长,才有了今天的双向成就。这已不是英特尔的一种美好的期待,而是一段日月可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