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驻外分公司在没有监管或者监督力度不够的情况下,表面好像看起来没有问题,大家都很努力,积极性都很高,市场推广也很到位,售后和服务标准化流程也执行的很好,为什么同样的季节,同样的扶持力度,同样的模式,有的公司业绩良好,有的公司业绩徘徊不前,有的公司业绩甚至亏损;为什么在文字、推广方案上,甚至在与经理、员工沟通过程中似乎都没有问题,而结果相差却这么大呢?
如果你是公司领导,仅从业绩上来划分,亏损的分公司经理就撤职, 亏损公司合并或者直接撤掉! 单纯以结果来取舍判断去留,这从表面上看好像是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实际上受伤害的不仅是分公司经理,更大的损失是公司。公司的损失包括了前期筹备时的费用、精力、时间,同时也损失了一个团队,更失去一个市场机会! 我相信每个驻扎一方的经理们都从内心里想把工作搞好,于公于私都想出业绩,只要有这份想法就值得做领导的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因为作为领导,在给他们机会的同时更是给自己机会,毕竟每一份业绩都有你的“功劳”在里面。而有些问题看似很严重,却往往是一种态度,一份观念。一个小小的细节也有可能造成业绩上的巨大差异,而作为领导,深入市场加以指正,他们的态度就端正了,错误就纠正了,信心就有了, 业绩也就上来了。
我相信每个分公司经理及其团队,只有在迷茫的时候才会潜意识的消极,才会形成管理上的混乱,才会形成我们在业绩不好的时候所描述的种种问题,而作为领导的你,在这些分公司经理的迷茫中给他们点一盏明灯,焕发出他们的激情,激活他们的力量,他们将会以加倍的业绩来回报你,最终,最大的收益者是公司,是领导!毕竟市场没有做好也是领导的失职!所以,“斩立诀”这种方式不要轻易使用!市场上的任何一把剑都是双刃的,伤了别人同时也可能伤害了自己,伤害了公司或者更大的利益!
作为领导如果想具备点亮那盏明灯的技能,就需要多到市场上走走,多和分公司经理及员工聊聊。对于业务,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人去做的情况下,多分析,多反思,能客观的分析出问题之关键,用领导之心包容的去处理,去解决。 我想在“力”的相互作用下,得到成长的是你的团队,得到尊重的是自己,得到业绩的是公司,得到实惠的是客户!而如果作为领导你做不到这点,上行下仿,无论多么美好的前景,无论多么完善的制度,无论多么高的管理水平,都将成为华丽的包装,内部质的瑕疵及瑕疵的裂变,在拨开包装的时候,才最终醒悟!但原来包装这些的精力和时间却无法挽回了。公司失去的机会也是无法去衡量的。
本文以亲身经历,现实样板,从管理者自身,从内部运营细节的角度来剖析很多驻外分公司没有业绩或者管理混乱!本文以走访分公司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形式从工作态度及方法,细节执行,客户谈判,流程再造,团队协作,管理渗透几个方面来分解分公司出现的问题并协助其解决问题!
因为工作原因到访了几个市场,其中西南片区的一个市场给我的感悟颇深,此市场前半年一直不温不火,处于亏损状态,市场人员很努力也在歇斯底里的找方法,但是一直没有见效, 由于我参与过此市场的前期开发与团队组建,对整个团队的组织架构、市场运作模式及市场现状都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在没有到该市场之前,我分析在市场运作中,肯定是哪个环节衔接出了问题,因为推广一直在做,客户陆续不断,问题出在内部与外部的衔接哪个环节,具体事情到市场研究就可以分析出来!
到市场以后,首先市场经理把情况详细的进行了说明,售后部和服务部的员工我也详细做了一下沟通,通过他们的介绍,按照正常分析,和公司的正常运营程序不违背,公司也一直是这么操作,不应该出现光打雷不下雨的情形,最后我将公司的推广、接待、电话接听、回访及售后服务各个环节逐一分析:首先推广按照公司同意的模式,不应该有问题,加上我看客户登记本和客户来访反馈表上的登记客户数量明显比以往有所提升,说明到这个环节执行的是比较到位的;然后分析谈判这个环节,就从客户来访表来看,都是意向比较大,对公司项目有极大的兴趣,甚至很多客户都是专门从外地赶过来的,对公司等做了详细的了解,这个环节似乎也不应该有问题;再就是售后和服务环节,这个环节应该是在客户确定意向,签订合同以后牵扯到的环节,问题不会出在这里,就市场上已经有的客户,公司售后部和其关系处理的一直不错,对公司的服务各个方面都比较满意,营业额也一直很稳定,这个环节如果有没有问题其实很简单,找个人假装意向客户去拜访一下,就明白是否存在问题了,结果去的新同事回来以后描述了现场情况,客户对公司的项目分析讲的很热情,也很客观,对公司也很满意,这个环节有问题的可能也否定了!
开始决定结果,执行影响成败,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当天下午给公司做了一个营销From EMKT.com.cn执行方面的培训,期间针对公司以前的工作流程做了一些突击提问,基本还是比较满意,毕竟已经和市场磨合一年多了,下午培训结束的时候,我让文员把客户按照意向和适合程度分成A B C三类客户,条件成熟,最优意向的化为A类,所谓条件成熟就是资金,能力,现在处于无业状态,到处找机会找项目的客户,一旦确定意向,就直接可以合作的客户! B类客户就是很有意向但是条件不是很具备,比如很看好项目但是手里没有资金,或者还在单位上班,或者家人不支持等等情况,这些需要一个跟单的过程来陆续解决问题,也需要谈判的技巧! C类客户就是来过公司,意向不大,但是告诉公司自己要考虑考虑,或者和家人、朋友商量一下,现场没有拒绝的客户!我想就这些客户类别进行抽查回访来确定公司谈判的人员的谈判是否出问题!
其实在市场操作过程中,就怕产生这样的状况,大家都很努力,操作模式也严格按照公司的模式在执行,看似没有问题,但是业绩就是出不来, 如果做为领导不能深入下去找问题,没有和大家做一个良好的沟通,特别在这种僵持的状态下,一是容易让员工失去信心,越来越对自己不认可,容易进入工作态度的恶性循环;二是容易失去市场机会,我们知道市场都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针对一些招商型的企业,往往这个月的成绩下个月体现出来,如果因为执行环节或者谈判服务环节出现问题,影响的是整个市场全年的业绩。道理很简单,客户本身就有一个疑虑打消的过程,也就是一般客户都有一个心里筹备期和现实筹备期。所以针对一些招商项目,期间工作细节更多的体现在软性方面的细节上,不是生产型企业一板一眼的流程化过程,在市场运作中不出业绩的情况下,一定要把每个流程,每个细节分解,然后逐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及时解决,否则当一个小问题出现解决不了,一个大问题相继出现,大问题最终把小问题掩盖了。即使开始发现问题,把大问题解决了,也是治标不治本,当然最终的公司业绩也要打折!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就在这种没有对比的情况下,不知不觉将市场做的越来越萎缩,最终稀里糊涂的撤掉原来的班子或者干脆撤掉合并到别的市场中去,其实最终最大的损失还是公司本身的利益和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