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以说,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而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培养公民环境道德,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目前,全世界都在进行环境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对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阐释了环境教育的必要性,介绍了国际环境教育的发展历程,初步分析了环境教育的含义和基本内容,并提出了环境教育体系构建的设想。
关键词:环境教育,科学发展观
一、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一)环境保护的需要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十分复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对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而正是在人类开发利用环境和资源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种种环境损害行为归根结底是由于人们缺乏对环境的正确认识。“要消除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只有通过每一个人的内心的革命性变革。”[1]也就是说,欲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解决各种环境问题,加强环境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使人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则是必由之路。
(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002 年11月8日召开的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丰富创新了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并把这条发展道路概括为“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迸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把它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根据这种发展观和发展道路方针的指引,我们党和人民努力实现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然而,无论是文明发展道路的实现,还是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也不论是可持续的协调发展或是人的素质(环境素质是个人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提高,都有赖于环境教育的贯彻和开展。
(三)我国的现实国情的推动
在“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2]中,对公众对环境状况的感受及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知识和环保行为;成人和少年环保意识的比较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
我国公众对环境状况恶化的严峻形势缺乏充分认识,对我国环境状况的变化趋势持盲目乐观态度,同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较低;公众的环境知识尚处于较低的层次,环境道德意识较弱,参与环保活动的总体水平较低。人们对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有一定的认识,然而,只有当环境污染直接侵害到个人利益时,才会有较多的人愿意采取行动;调查结果显示,少年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明显高于成人。这个发现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该调查表明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对环境的认识及重视程度都有待提高,而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所包含的。
(四)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要求
我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环境立法工作,时至今日,可以说是已经做到了“有法可依”。然而,我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归根结底也是环境意识的问题。公众环境道德素质低,导致随意破坏环境的行为随处可见,乱扔垃圾的,随地吐痰的等等;企业管理者的环境价值观不正确,导致其为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不惜以污染环境和滥用自然资源为代价;行政执法人员的环境责任感淡薄,导致其在环境执法中,玩忽职守甚至放任纵容。
此外,我国的环境法律中规定了公众参与制度,如在环境行政许可中,环境行政听证制度是典型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表现,此外,公众也是对其他社会主体履行保护环境义务的主要监督者。然而,公众环境意识的高低和对环境法律知识及环境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公众参与的效果和水平,决定着这一制度作用的真正发挥。
当今法治建设的发展要求赋予和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不论国家为保护公民的环境权作了多少立法上和执法上的努力,公民的环境维权意识是决定公民能否真正享有这一权益的决定性因素。
从以上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出,我国加强环境教育不容忽视,且迫在眉睫。
二、环境教育简介
(一)历史发展过程
环境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电子和原子能时代。但同时随着物质文明的飞速提高,全球环境问题也迅速恶化。人们为了更好地保护发展环境保护事业,萌发了环境教育的构想,1965年,在德国基尔召开了一次教育大会,会上人们对环境教育进行了专门的讨论,提出了发展环境教育理论的一些设想,为以后环境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各国对环境教育进行了探索,1972年,召开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推动了国际环境教育事业的高涨,并在其96号文件建议中,着重强调了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国际合作的必要性。根据该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于1975年建立了国际环境教育规划署,发起进行全球环境教育规划。197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贝尔格莱德举办了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这是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一次以环境教育为专题的国际性研讨会。1977年在前苏联格鲁吉亚共和国的第比利斯市召开的首届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更是环境教育蓬勃发展的表现,会议发表的《第比利斯政府间环境教育会议宣言和建议》是日后各国开展环境教育的一个准则。自这次环境教育会议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各级环境教育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的建议,强调对环境教育重新定向,以适合持续发展。但是,到目前为止,环境教育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处于摸索、尝试的时期。
(二)环境教育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自60年代以来,环境教育逐渐受到各国以及国际社会的重视,但是对环境教育的概念理解一直存在着分歧,时至今日,尽管环境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开展得颇为普遍,但人们对环境教育的定义仍然没有达成共识。
要探讨环境教育的定义,需要清楚地界定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环境包括社会、物质和生物三个方面,因此,其内容必然涉及各个领域。环境内容之广,决定了环境教育的过程必定是一个整体过程。因此,环境教育也必定具有跨学科性质。
第二,环境教育研究的对象是各级各类教育领域中的环境方针和政策,环境教育的规划、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等。
第三,环境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四个方面:意识、理解、技能和价值观与态度。也就是说,在环境教育进程中,要逐步唤起受教育者对环境问题的意识,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使人们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在培养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和理解力之后,还必须培养他们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然而这种技能的运用取决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经济、社会的知识。因而,环境教育还必须使人民树立环境道德观念和环境责任感,进而形成正确的积极的环境价值观和态度,这是环境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
第四,环境教育的学科归属,第比利斯会议将其确定为属于教育范畴。然而,笔者认为,它是对教育领域的冲击和挑战。这体现在:首先,传统的学校教育通过再生产当前社会主流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以维护当前社会的稳定。而环境教育则强调 “从目前有助于环境恶化的价值观转变到有助于人类尊严地生活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地球上的价值观的革命性目的。”其次,学科课程倾向于学科基础和抽象理论的传授。通常比较注重于叙述事实、概念和特征等,教师的角色是知识的分配者。然而在环境教育中,必须有特定的教学实践,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和积极的思考者。此外,由于环境教育知识非常广泛,《第比利斯报告》把环境教育看作是“在自然和应用方面,各学科间和整体教育的一种方法而不是一门课程”。《我们共同的未来》声明“环境教育应提供综合知识,包含和穿插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样才能对自然资源和人类资源之间、发展和环境之间提供敏锐的洞察。”然而,在事实上,我们目前都是在科学领域的范围内进行和开展的。最后,大概也是在我国表现的更为明显,也就是环境教育中,如何合理处理知识的传授与考察之间的关系。传统教育中,为了考察接受教育者尤其是青少年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通常采取的并认为是比较有效的方式是考试,但是环境教育的效果则体现在环境意识是否提高,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处理环境问题的技能,环境价值观是怎样的,以及其环境行为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理念等等。然而,这些内容都不是通过考试能够测试出来的。
综上,我们尝试对环境教育做如下的定义:环境教育是以唤起受教育者的环境意识,使其能够理解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获得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态度的跨学科的教育科学。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学者认为环境教育是一门理论科学,然而笔者认为它是一门应用科学,因为从环境教育的目标可以看出它是通过环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使人们参与到保护和改进环境的活动和氛围中去。同时,从另外一个层面上看,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传授一种自然和生态平衡的价值观,因而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的体现。
三、体系构建的设想
(一)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管理机构
目前为止,世界各国除了英国设有专门的国家环境教育委员会,美国设有国家环境教育咨询委员会、联邦环境教育工作委员会及环境教育司以外,其他国家(包括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没有类似专门的环境教育机构。有关环境教育工作的设计和开展多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将其作为其工作内容的一部分进行管理的。笔者认为,受教育机构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作目标的限制,由这两个部门兼管环境教育的开展,无形中,就会降低环境教育在公民心目中的地位和重视程度,必然,无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我国应当借鉴美国和英国的做法,专门设立一个类似于环境教育司的行政机关,隶属于教育部,这样,既不至于造成机构的过于庞大和臃肿,同时又将环境教育置于比较高的地位,有利于环境教育的发展和落实。
(二)尽快制定环境教育专门立法
当前,世界上,对环境教育进行专门立法的国家就只有美国。美国的环境教育法的颁布时间分别为1970年和1990年。当然,这两部环境教育法的出台背景和立法目的有很大的不同,现行的1990年环境教育法的立法背景是当前美国境内的环境污染物的泛滥及国际环境问题,诸如温室效应、海洋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全球性气候变暖等问题都对美国公民的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立法目的是增强国民对环境的了解,提高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供财力支持,吸引青年人学习环境教育专业,培养他们解决复杂的环境问题的能力。
我国目前也面临着全球性环境问题,与此同时,应当看到的是,我国公民的环境意识还没有达到美国公民的水平和程度,正如笔者在上面对“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进行简单介绍时所显示的那样。正是由于环境质量的恶化,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公民对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用于环境教育的资源也很不足,因此才有制定环境教育法,由政府集中力量,强制性地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
(三)合理设计环境教育策略
环境教育应当由正规环境教育和非正规环境教育组成,正规环境教育只要是指各种学校教育,非正规教育指各种传媒和社会团体、组织的宣传和教育,也包括各种讲座、培训、竞赛等各种形式,还包括家长与孩子之间环境伦理的相互影响。同时应该看到,在正规教育中,师资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而我国目前没有这方面的专业教师,因此,正规环境教育有效开展的前提是需要各级师范院校着手进行环境教育方面专业教师的培养,在造就出一批专业环境教育教师以后,还要对其进行培训,包括职前培训和在职发展。保证其业务能力和水平能够满足我国环境教育的需要。在非正规环境教育中,各种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和专业协会的作用不可忽视。各级政府应当为绿色NGO开展环境教育活动提供空间和支持,使他们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并且环境教育依赖于个人与世界相关的全部经验。也就是说,正规教育所占的比例还是很小的,非正规环境教育的作用才是非常巨大的。
此外,在进行正规教育时,应当将被教育者的人生经验及已有知识考虑进去,针对不同的学习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及环境关怀和理解。同时,非正规环境教育与正规环境教育也是有密切联系的,可以说,非正规环境教育是正规环境教育的辅助基础,非正规教育与个人经验和已有知识相结合,决定着正规教育是否能顺利开展和发展。
同时,应当确立环境教育的三个渐进性的教学方法,即——关于环境,在环境中和为了环境。此外,由于环境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冲击,因此环境教育不只是个被动的自然学习过程,更加重要的是要有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教育机构和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比如科学展览、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园,甚至可以成立专门的环境教育学习中心及实习中心,此外还可以考虑开展各种模拟游戏等等,使学习者能够将学习过程和所得到的环境知识纳入到他们的个人经验中,进而影响他们的环境意识和价值观。
(四)正规环境教育的评估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所谓教育评估是针对正规的学校教育进行的。由于环境教育的特殊性,其所包含的非正规环境教育的教育效果是通过公民日常的言行体现出来的,是无法采用评估方式进行考查的。
可以说,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是制约环境教育的一个瓶颈,在应试教育体制中,各级学校,尤其是中小学都把提高升学率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相应地,也就将考试成绩作为教育评估的唯一手段。由于环境教育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就必然受到忽视,环境教育效果也就必然会大打折扣。考试评估方法对于自然科学知识的教学效果的考查自是无可厚非,笔者也不想就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思想做过多的评论,但是评估必须坚持的原则也是环境教育评估最难解决的问题就在于它的可测量性。这是由于环境教育的效果体现在意识和价值观层面,表现在对环境的关怀和态度方面。尽管对这种特殊的教育,很难找到合适的评估方法,但是,有教育活动就必须有评估行为作为保障,因为只有通过教育评估才能评判出教学效果到底如何。笔者的初步设想是将纸面试题与实验考试以及模拟考场相结合。测验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环境知识,是对“关于环境”的教育效果的考查;动手实验考查的是考生动手解决简单的环境问题的能力,是对“在环境中”的教育效果的考查;所谓模拟考场,就是给考生设计一个模拟的自然环境或者人造环境,让其发现其中的问题或提出改进的方案,或者笼统地让考生对模拟的环境进行评价,是对“为了环境” 的教育效果的考查。在这里,笔者希望各界有识之士能够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思索和探讨,找到一种能够将环境教育效果真正体现出来,能够将考生最深层、最本质的有关环境的伦理和道德观念展示出来的评估方法。
环境教育关系到环境质量,也关系到人口素质,更与新时期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环境教育需要立法、教育甚至财政等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项终身的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突破,是一项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实现的任务,但同时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关于环境教育还有许多值得各界学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笔者只是粗浅地对其进行了思考,希望能够引起学者们对此项事业的关注和重视,为我国环境教育决策者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尽快将科学合理的环境教育政策和方法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徐辉、祝怀新 著:《国际环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版
2、Joy A .Palmer 著,田青、刘丰译:《21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实践、进展与前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杨明主编,唐孝炎 :《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华夏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4、杨 A . J(英)、麦克尔霍恩(英)著,李勤 译:《发展非正规环境教育的指导原则》,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5月版
5、钟启泉 著:《环境教育的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6、杨朝飞 著:《环境保护与环境文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吉奥尔当 著,高如峰 译:《环境教育的教学原则与学习原则》,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5月版
注释:
[1]《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59页。
[2] 该项调查研究项目是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教育部立项,委托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设计实施的一项全国规模的大型抽样调查研究项目,于1999年5月30日结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佟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