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转基因林木风险评估的技术准则和管理
转基因植物对人类和生态环境是否有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应该由精通生物技术和生态环境的专家作评定。这种评定主要从所转化的基因的表达、功能以及受体植物入手, 判断其基因工程体是否对人类和环境有潜在的危害。农业部制定的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及技术准则充分考虑了基因与受体以及释放环境的情况。但对于转基因林木的风险评估方法应结合林木的生物学特点, 要特别突出其由花粉造成的基因污染(如传给自然群体) 和长时间暴露于自然界的抗病虫性状所引发的病虫耐性, 以及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可能导致的遗传多样性的损失) , 而对人畜安全相对次要一些(果树除外)。在管理上要求选择远离天然林的试验地点, 对基因传播距离进行追踪, 在造林措施上设置保护林带, 同时避免形成较强的选择压使病毒、昆虫产生耐性。另外, 对转基因树木的田间试验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应该指出的是国外已投入相当多的资金用于研究转基因工程体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以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指导生物技术的应用。如美国每年资助大约10 个项目, 近200 万美元。而我国对转基因植物安全方面的研究资助较少, 影响了对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评估和防止措施的制定。因此希望有关部门增加经费, 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特别要建立我国特有的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体系。
5 对我国林业基因工程安全评估和管理的几点建议
(1) 林业基因工程安全评估和管理大体依照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执行。
(2) 凡是靠风、昆虫、鸟类等远距离传粉或种子传播, 且花粉、种子活力很强的转基因林木,或其营养体(茎、叶、块根、根等) 在自然条件下能够快速繁殖生长, 其安全性应按《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列为三级以上(安全性较差)。
(3) 只靠人工嫁接、扦插等无性繁殖的转基因林木, 因其对其它生物的影响极小, 人为控制较易。只要对取食生物无毒就应列入一级安全等级(安全性较高)。
(4) 试验地点应选择与其它地方易区分, 相对孤立。在人工条件下(如需灌溉) 林木才能成活的地点较理想。在花粉、种子传播范围内避免营造受体种或近缘种的人工林。如果周围有其近缘自然群体, 在林木性成熟前就应结束中试。
(5) 加强不同规模的转基因林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正确评价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安全性, 制定预防措施, 从而促进转基因林木的商品化进程。